2)第五十一章 边界生活(下)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足够的武器装备和医疗保障,严酷的战争环境还是使得大批优秀的指战员付出了生命。当然,相较于历史上俘虏兵占比近半数的窘境,现在肯定要好上不少。

  介于这个情况,也就不难理解各级指挥员们对于练兵的迫切需求,为此在领导层中爆发的冲突也不在少数。好在有了程刚的参与,好歹有人可以明确支持李书记的观点,红军不只是战斗队,更是宣传队和生产队。

  程刚的作用也远不止如此,他带来的物资有效缓解了根据地匮乏的困境——大概形容这种困境的话,相当于“贫贱夫妻百事哀”。

  如果没有他的援助,确实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要保障战斗力,又要搞好土改和生产建设,就必须投入更多的物资才有可能两全。

  当然,越是深入了解实际工作,特别是亲自解决了不少困难之后,程刚也不得不佩服历史上的这支队伍,硬是在那样一个看似毫无希望的环境下闯出了一条新路。

  在程刚的居中调节之下,针对部队的轮换政策投入了运行,最终结果还算满意,勉强满足了各方面的需求,也不至于消耗过大。

  现在敌人的再次进剿即将来临,各个部队自然需要拉回去集训,这是早先就做好计划的,而剩下的工作自然就交给地方了。

  此时根据地的部队差不多五千人,基本都是壮劳力,即使是轮换使用,在科学的管理和充足的后勤保障之下,取得的效果还是非常可观的,更重要的是由此扩大了在整个根据地的影响力。

  完成交接工作之后,各级组织和工农兵政府开始发动农民参加劳动,之前就有地方上的同志一边学习一边锻炼参与部队工作,再加上一部分留守下来的指战员的配合,进展倒也没有拉下。

  因为人力财力有限,再考虑到现实需要,这些工程主要以修复为主,比如甬鑫,最大的项目就是修复一座能灌溉三百亩面积的水塘,以及其他的大小水渠,而联华也主要是修复一些大小水陂、水坝和水渠。

  “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要不是为了我那三个崽,我才不来这里干苦力哩。”

  与那边赤卫队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不同的是,旁边还有许多挑着担子的农民,精气神相对没有那么高昂,不过也没有偷奸耍滑,只是在剧烈的劳动之后忍不住说了几句碎话。

  说这句话的叫刘老三,三十多的年纪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了,现在正在修整的水塘恰好就在他家附近,这次乡里招工,优厚的待遇和充满希望的前景,还是让他二话没说就报名了。

  当然,如果换在土改之前,水塘怎么个情况他肯定是不会关心的。毕竟不管是好是坏,那些多的少的水浇地也不是他一个贫民够得着的。

  说是贫民,他也是有属于自己的耕地的,不过只是一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