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方面军的名单(第一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了,更加难以抗拒的应该还是战争的胜利,也只有最终打败了敌人,才能从中获取到最大的满足感。

  只不过无论是王凯还是汪洱卓都非常清楚,他们此行过来可不是为了攻占洪城。

  实际上,别看现在红军在这里闹得声势浩大,不仅是飞机的连番轰炸,就连大炮(75mm)也打了十来发练手。

  但这一切都不过是为了迷惑敌人,若非如此,对方怎么可能老老实实地缩在这狭小的洪城里,自愿放弃掉其他战略位置呢。

  现在的红军高层都非常清楚一个道理,目前虽然看起来貌似一副敌弱我强的局面,但这不过是占了军阀混战的便宜罢了,这半年来北方的战场投入近百万的兵力,才有了红色力量发展的契机。

  而简单的分析就可以知道,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红军一方都远不如果党,清楚这点后,就绝对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白白在无谓的攻坚战中过早地消耗了自身力量。

  为了能够取得如此共识,早在出兵之前的几个月里,总前委书记李润石就曾多次亲自宣传,以此统一思想,而且还取得了远在莫斯科的伍翔宇等人的同意,方才达成了这样的效果,也算是不容易吧。

  此外,这次出兵不只是成立了红一方面军,同时也对部队的编制进行了一定调整,首先是由之前的纵队制重新改回团营连制,接着规模最大的红四军被拆分为两支。

  大致的方案如下,第一纵队(原28团为主)与第二纵队(原31团为主)分家,再吸收第三、四纵队一部分兵力,由此分别成立了红四军与红十二军,而剩下的一部分则组成留守部队,用来保卫中央苏区。

  除汪洱卓升任四军军长外,一纵教导员何亭颖成为了继李润石之后的红四军第二任政治委员。

  至于十二军,军长由原二纵队队长伍忠豪担任,政治委员是前不久从槿甘山调来的完锡宪。

  最后的留守部队,指挥员是员亦敏与李润潭两人,他们从槿甘山起就是一直互相配合的老搭档,近两年里都在赣西南领导当地的游击战争,具有非常丰富的抗敌经验。

  此外,之前屡立战功的朱运清被调往了红三军团担任新的参谋长,同时张梓清被调回红一军团任参谋长。

  而红三军团的司令鹏石穿自然加了一个红一方面军副总司令的名号,当初与他一同上槿甘山的滕带远继续担任政治委员。

  不得不提的是,当程刚看到这份任职表时,心情的复杂程度着实难以言喻。

  要知道,这些同志再加下面团营一级的干部,几乎全部出现在了后世的授勋名单或者烈士名单上,而且后者还占了很大部分。

  除王凯、鹏石穿两位元帅外,像汪洱卓、何亭颖、伍忠豪、完锡宪、员亦敏、李润潭、朱运清、张梓清等人,他们在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