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方面军的名单(第一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史上全都是烈士。

  而且到了现在这个时间点,就只有李润潭、朱运清两人还未牺牲,可实际也不远了。

  也就是说,程刚的到来算是彻底改变了这些同志的命运,因为装备的升级和错误路线的避免,使得这些优秀的指挥员不至于屡屡身陷险境,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存率。

  由此又带来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像是一些历史上有名的将领,当初快速升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高层指挥员大量牺牲,使得原本只是营长、连长的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提升为了团长乃至军长。

  眼下这些同志自然是不可能再遇到如此境遇了,不过本身红军的规模就比历史同期扩大了不止两倍,战斗力更是远超当年,所以他们肯定也不会缺少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当然,还有一点必须要强调的是,有幸运自然也有不幸,程刚能做的只是提高生存率,却不可能拯救每一个同志。

  有时命运总是不公的,牺牲也在所难免,槿甘山和锐京的公墓里,依旧埋葬了不少熟悉或者不熟悉的烈士,这就暂且不提了。

  话再说回来,此次红一军团北上的部队便是红四军与红十二军,而按照既定的战略,实际上投入到洪城战场上的部队,就只有四军的一个团,总计不到两千人,而且新兵还占了很大一部分,可以说就是纯粹的虚张声势。

  但因为本钱雄厚,炮弹、炸弹、炸药包不要钱似地往前线投放,倒还真的唬住了对面的鲁省长和张师长,此时远在泉城的常凯申,收到的求援电报便是他俩发过去的。

  其实,若说常凯申对红军没有一丁点防备,这自然是不可能的,早在8月下旬的时候,他就指示军政部长何应沁,召集湘、鄂、赣三省党政军高级官员举行了所谓的“绥靖会议”。

  最后由此确定了以军事为主,党务、政务密切配合,分区组织对红军及各苏区进行“围剿”的总方针,并通过了一个《湘鄂赣三省剿匪实施大纲案》。

  只不过何部长的水平到底还是比不上常委员长,这些停留在纸面上的大纲案,肯定挡不住红军的战线。

  若不是常凯申顾及到远非昔日可比的赤匪,没有像历史上那般,把鲁省长的嫡系赣军——张辉赞和谭道原两个师调到中原大战前线上去,恐怕眼下红军都可以直接在洪城里头开个十万人庆祝大会了。

  但不管是何部长还是常委员长,目前还都是以为李王赤匪是要像先前宣传那般攻打洪城,所以一切指令都着重集中到了洪城的防御之中。

  甚至常凯申还特地宴请了英美大使,拜托两国调派几艘在长江的炮艇前去支援一二,以此尽早扼制赤俄暗中支持的赤匪。

  对此,本身就对社会主义世界毫无好感的西方列强,自然不会拒绝这个打击匪徒的机会,尤其金陵政府还主动付出了令人满意的代价。

  可结果肯定是令人失望的,当各方势力的目光都集中在赣江边的洪城时,红一方面军主力却已经来到了长江南岸。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