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四章 归乡闲话_大明之风起青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历四十五年四月末,国子监中的气氛猛然紧张了起来,要进行一年一度的学业评定考试了。

  每年的五月,国子监要放近两个月的麦假,不少监生选择这个时间回家探亲。

  古代农业社会,夏粮收获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所以这个时节,不光是国子监放假,来县乡的村学社学也全都放假,整个朝廷工作重心也转移到夏粮收获和税收清缴上面来了。

  但在这之前,国子监还要举行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考试,学业评定考试。

  因为这次考试的成绩直接决定着监生是否可以升到上一级的学堂中读书,所以监生们都很重视。

  另外,这次考试结束后还有两个月的长假,监生们紧张之余还有一丝期待。

  国子监的监生大多都有秀才功名,所以这次考试便完全按照顺天府乡试的标准来举行,也是考三场。

  第一场考四书五经作八股文章,第二场考制敕诰判等应用文章,第三场则是考策问。

  试题是由刘宗周一人出了,考试当天宣布题目,除了刘宗周也没人知晓,甚至比乡试还要公正。

  因为考试就在国子监中,没有了进场出场的麻烦,所以时间上就节省了不少。

  三场考试一共考了五天,每两场考试中间间隔一天,等到四月二十九日这天最后一场策论考完,国子监立时沸腾了。

  一些家境尚好的外地国子监生纷纷开始打包行李,准备明日一早便踏上回乡之路。

  这个时代的人乡土情结特别严重,甚至一些朝廷高官,告老之后都选择回乡居住,所以客居京城一年之后,大部分外地的监生都选择回乡。

  但是古代交通不便,回乡也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所以在往年,一些家境不好的监生便只能看别人回乡探望父母妻儿兄弟姐妹。

  但今年不同了,国子监印书社运营了一个多月,如今已经有了收入,因为国子监中藏书众多,有不少都是孤本,所以印刷出来之后,卖的非常好。

  国子监有了收入,又恰逢麦假,于是便给国子监中家境较差的监生一人发了十两银子的路费,有了这十两银子,即使离京师最远的甘肃监生,往返一趟还能有剩余。

  卢飏自然也是要回家的,自从去年六月离家,如今快有一年了,对于卢氏夫妇,卢飏还是非常想念的。

  考完试之后的第二天,卢飏去拜别了刘宗周,又与几位同窗好友作别,便踏上了归家之路。

  因为孙传庭和吴国祯都是山西人,三人都是西行,便结伴一起走。

  卢飏这次回家没有带吴香和云舒,让二人作伴留在京师中,为了保证安全,二人皆住进了京郊的庄子里去。

  五月初二日,卢飏、孙传庭、吴国祯和杨文岳、钱敬忠在京师西郊分别,卢飏和孙、吴二人往西去,而杨文岳则是向南,先走京杭大运河到南京,然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