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次廷议_小阁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道。

  “我不知道宫里的情况,不能替人家做判断,也许机会转瞬即逝,过了这村没这店也说不定。有时候两权相害取其轻,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赵昊淡淡道:“再说,显得太聪明了,一点好处都没有。尤其是,我又不是真聪明。”

  “公子说笑了,哪还有比你更聪明的人?”马姐姐适时献上崇拜道:“你可是只手就能搅得内阁,司礼监翻天的人啊。”

  “开挂而已,算不得本事。”赵昊实话实说道。

  可这话落在两位姐姐耳中,就是公子实在太谦虚了……反而更觉得他真厉害呢。

  ~~

  接下来事情的走向,没有偏离赵昊的意料。

  在高拱、张居正强大的控盘之下,这起性质严重的泄密事件,以张四维和陈洪主动自劾,前者辞官回乡,后者改任中都留守太监,而高高举起,轻轻的放下了。

  虽然赵贞吉和一众御史质疑,两人主动自爆,是在为更高层的人物打掩护,但已经掀不起什么浪花了。

  因为一位前途无量的晋党领袖,一位司礼太监的下台,足以满足朝野对朝廷惩处‘过失’的心理预期了——这也是为什么要先抢先自首的原因,如果被都察院正式奉旨查办,最后怕就不是‘过失’那么简单了。

  没有人跟着一起闹,赵贞吉们的声音,也就变成了无关大局的杂音。

  最终这番风波,只是让二次廷议推迟到了冬月初一而已。

  这也让赵昊的‘病情’,不得不又绵延了半个月。不过这样的好处是,他能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岳父大人的任务——帮高阁老拉到四张支持票。

  其实一次廷议时,投弃权票的江南官员就有四个,赵昊是可以说服他们改变立场的。但考虑到这样一来,就显得江南过于铁板一块,会加重高阁老的疑心病的。

  所以赵昊决定,还是大张旗鼓的说服北京勋贵的好。因为谁都知道,勋贵们的老板是皇帝,他们是绝对不会忠于第二个人的。所以赵公子拉他们的票,只能说明他是个好说客,而不会被认为连勋贵都成了他的人……

  唉,在这北京城里,高胡子眼皮底下,真是得步步小心,不爽,不爽啊!

  最终,赵昊通过西山集团两位董事徐文璧和朱时懋,拉到了定国公和成国公的两票。

  至于西山集团监事会主席,英国公张溶,其实也很愿意跳反的,毕竟公子给的实在太多。无奈他之前挑头反对封贡,上蹿下跳用力过猛,这时候再反水,会被人骂死的。

  虽然英国公不在乎,但西山集团要顾忌形象啊,最后便由驸马都尉许从成和新建伯王正亿得了这个便宜……

  在得知赵昊花费巨大成本,终于拿到了至关重要的四票后,张居正终于放心的通知高拱,不用再拖了,可以二次廷议了。

  最终,在冬月初一的二次廷议中,四十五位投票大臣最终投出了二十票支持,二十票反对,五票弃权的结果。

  按照规矩,双方相持不下,自当恭请上裁,由皇上决定听谁的,或者再议。嗡嗡当然选择听高师傅的,于是按照高拱的意思,批准了王崇古的议和奏请,下旨册封俺答为顺义王,允许与其部通贡互市,自此大明与右翼蒙古再无战事,基本解除了来自蒙古的长久威胁!

  史称‘俺答封贡’。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