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5章 金国的窘境_朕即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5章金国的窘境

  众所周知,谈判协议这种东西,就是用来撕毁的。

  赵桓从没幻想过一纸协议,两个民族意志的碰撞就会停止。数十万大军就能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停止一切冲突。

  除了赵构那个蠢蛋,所有人都清楚谈判协议都是为了给下一次更大更剧烈的冲突积蓄实力。

  就像宋朝境内所有人都清楚,大宋如今肯跟金国谈判,完全是为了争取时间,整顿河北的黄河泛滥问题,同时训练军队,积蓄粮草。

  黄河泛滥问题一旦初步得到解决,以宋军如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必然会北上收复燕云。

  甚至金朝对此也有清晰的认知,只是他们也想借着谈判的契机,整顿自己的内忧外患。

  但绝不能说这场谈判毫无意义,因为双方都期望在这一场谈判中为自己谋取天量的优势。

  宋金双方实在是有太多的内容可谈。

  首当其冲的就是燕云的归属问题。

  按当前双方占据疆域来划分领土归属这种事,想都不用想,大宋绝对不会接受。

  如果金军想以这种方式结束战事,大宋甚至连谈判的机会都不给。

  毕竟皇帝已经亲自沥血宣誓,大宋绝不割地。

  按两国海上之盟的约定,一同出兵灭辽,燕云十六州的幽州以南等地全归大宋。

  靖康元年,金军起兵南侵时,这些疆域都在大宋手中。

  如今靖康三年,却都被金军占据。

  以这种方式结束战争,那简直是在打赵桓的脸。

  所以金国要么接受两国继续打下去的局面,大宋不好受,但金国绝对更痛苦。毕竟大宋只有内忧,而金国却是内忧外患,四面楚歌。

  要么金国就在这次谈判中被迫交还大宋所有燕云疆域。

  没有第三种选择。

  仅这一点,就令赵桓对这场谈判无比重视,从一开始就给金国使团各种布局。

  如今高丽走上台面,赵桓说道:“金国派完颜斡赛过来,可能就是因为他最了解高丽底细,不会陷入被大宋与高丽联合夹击的恐惧。应该想办法给使团增加一点压力。”

  吴革建议道:“莫如让内间在使团内部散布大宋与高丽正在商议联盟之事?”

  “重演第二次海上之盟?”赵桓摇了摇头,说道:“仅这点程度,恐怕不足以使完颜斡赛胆寒。高丽对与我朝联盟是何态度?”

  吴革对情报掌握的非常细致,立即回道:“靖康元年七月,朝廷遣阁门祗候侯章、归中孕等人往高丽,对高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与高丽相约‘秋凉’起兵,共击金军。”

  “但当时我朝与金国战事并未分出结果,高丽心存观望,故高丽虽婉拒我朝提议,但仍友好地接待我朝使节。预先留有余地,以便进退。”

  经典的谁赢就帮谁。

  这种事情,古今中外,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不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