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三章 打茶围_游龙争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观音奴崇拜的眼神里,朱国瑞得意地走进楼内。

  大厅里摆着五、六张桌子,其中只有两张桌子旁坐着客人。

  看来经历大战之后,应天的民生还没有完全恢复。朱国瑞微微皱了下眉。

  趁潘黼与小厮交待茶点的功夫,观音奴压低声音说道:“朱郎,你写的诗好棒,连我哥哥都作不出来。”

  “区区小事,不值一提。”

  男人永远是少年。在观音奴的吹捧下,朱国瑞明显有点飘。

  潘黼安排好茶点,欠身坐到主公旁边道:“现在是第二关,有个名字叫作‘打茶围’。一会儿,罗大家会出个题,厅内众人开始斗诗。谁的诗最好,就可以上楼与大家当面切磋。”

  至于第三关,您就别想了。就是过了,我也得给您拖出来。要不然,我身上至少得挨一枪一剑。

  潘黼瞥了一眼观音奴,再想想后宅的三位夫人,默默地下定了决心。

  “孔兄,您听说了吗?朱国瑞原来也是官军出身。您说,像他这样的人怎么就不知道效忠朝廷,反而要起兵造反?”

  临桌的声音传来,三个等得不耐烦的人开始闲谈。

  “人心不足蛇吞象。肯定是觉得自己头上的乌纱太小,想通过招安换顶大的呗。你没看张士诚已经当上了太尉?就他那么一个私盐贩子,估计这辈子都没想过能当这么大的官。”

  “二位仁兄说得对。自红巾泛滥,哪个不是为了子女财帛?依某看,朱国瑞只是还没有来得及搜刮地皮。等他想明白了,呵呵……”

  话音一落,另外两个儒生频频点头称是。

  另外一桌坐着的两位儒生先后皱了一下眉。其中一个看向刚才说话的三人拱了下手道:“几位,朱公国瑞自起兵以来,从未枉杀无辜。用琅琊先生的话说就是‘得数城而不使一人涂炭’。伯羽先生也曾言,朱公起兵非为子女财帛,只为救黎民于水火之中。还请几位勿要偏听偏信,以讹传讹!”

  “说得跟真的似的。我可听说,这位吴国公查封了滁、和二州的所有青楼,明显是在跟咱们名教中人作对!”

  三人中的一位面带不屑地反唇相讥。

  “滁、和两州文事不兴,哪有什么真正的青楼。无非是借此名头,做些半掩门的勾当,封了也就封了。岂不闻,朱公曾经先后做出多首传世之作也是学富五车的儒学大家!”

  “仁兄说得对!”

  另一名儒生接口道:“在下有幸跟耐奄先生和青田先生见过一面,也听说朱公允文允武,怀揣救国之志。你们的确不可妄言!”

  “你那也只不过是一家之言……”

  另一桌的人又开始反驳。

  见两桌意见相反,唇枪舌剑地辩驳起来,观音奴两眼发光,支棱着耳朵认真倾听。

  当有人夸奖朱国瑞的时候,她一脸自豪;当有人贬低朱国瑞的时候,她粉拳紧屋,恨不能冲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