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一章 回国_我的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双驴记》很不中国!

  老外喜欢的中国电影,又叫想象中国主义电影,他们觉得中国就应该是满大街的自行车,没有高楼大厦,国民每天都跟在菜市场讲价一样的叽叽歪歪,愚昧而且落后。

  所以,他们喜欢看《秋菊打官司》,喜欢看《一个都不能少》,喜欢看《霸王别姬》这样的电影。

  因为这些电影,符合他们脑袋里的中国形象。

  上世纪九十年代,影展出现的中国电影都是这样的,第六代亮相电影节后,给他们带来了更‘真实’的中国,贫困、落后、负面…

  满足了洋大人们对中国的想象!

  吕潇然非常讨厌这类电影人,也不喜欢所谓的独立电影…

  独立电影最大的毛病就是明明只是小知识分子的审美,他们非要想着大众都要接受!

  就像李诞在《奇葩说》里的那句话:就是有些知识分子,总想着牺牲别人,拯救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让我们的世界频频陷入大火…

  估计他们自己还觉得自己挺伟大的!

  王晓帅就说过:“你们已经失去了一个张一谋,还想再失去一个王晓帅吗?

  大哥,你真高估了你自己…

  那要这么说,程心也觉得自己做的很对啊——她可是圣母!

  回到《双驴记》,这个电影,除了零星一点的时代背景介绍,大都围绕着黑驴和马杰,如果浅一层探讨,就是黑驴复仇记…

  动物复仇的故事,西方人特别喜欢这种!

  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丛林之书》甚至拿了诺贝尔文学奖——《奇幻森林》的原著;

  《杨柳风》《鼹鼠的故事》,都是很流行的动物主题…

  他们唯一不满的大概是黑驴复仇居然失败了!

  不符合他们对正义战胜邪恶的想象…

  ……

  柏林电影节的关注度不是特别大。

  尤其今年没有大导的作品参展,只有两部作品,一部叫《苹果》,另一部则是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冒出来的《图雅的婚事》,所以内地记者到了柏林,就只能逮着佟大维还有范小爷…

  提问的都是‘有没有信心获奖!’或者‘来柏林感觉怎么样?’

  发到内地的通稿都是这样的:《佟大维、范兵兵聚首柏林,金童玉女深情对望》、《佟大维透露加盟《赤壁》,吴羽森为其量身定做角色》、《第57届柏林电影节开幕,范兵兵带着妈妈去夺金熊》…

  没得写…

  就这两个明星。

  好在,《双驴记》打响了名号!

  是真的响了,当晚就卖了二十几个国家的版权,大赚了一笔!

  有记者找上了吕潇然,想采访他一下,吕潇然很真诚,基本上问什么都回答。

  “这电影是去年年初找的我,七月份拍摄的。”

  “我老师推荐我试镜的…”

  “没什么想法,就觉得剧本蛮不错的,导演也很真诚,就接了。”

  “怎么来的柏林?“

  “我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