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项羽的军阵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

  这样的弩箭节奏,任何军队发起冲锋,必定损失惨重。

  两千弓弩手之后,是楚军的一千“轻卒”。这些“轻卒”,纯属“炮灰”,是项羽专为对付秦军设置。

  楚军的“轻卒”,有别于装备优良,以公族子弟为主的主力军兵员,大多是奴隶或者释放的刑徒,身着轻装。

  项羽的项家军,在军前设置“轻卒”,是受到了《六韬·突战》中“使我轻卒,合战而佯走”的启发。

  秦军在进攻时,锐士们为了获得军功,往往在杀死敌军后,要抢割人头。

  如果仅仅是砍到对方,继续往前冲,倒毙敌军的人头,就会落到身后锐士们手里,那样就无法计算军功,也获得不了田宅、爵位和女人。

  所以,抢割人头是秦军锐士在战场上,有别于其他军队的标志动作。

  这正是项羽所看中的机会。

  项羽将这些“轻卒”,放置在弩箭手之后,待弩箭对射完毕,双方即将短兵相接之时,身后的轻卒,就要率先冲上前去,与秦军拼杀。

  之所以说他们是“炮灰”,是因为他们大概率会被秦军锐士斩杀,最多也是多抵抗几个回合,幸运者能换回自己的老本。

  但项羽给了他们一些选项,可以往敌军阵中猛冲,也可以往两边跑,但绝不准后退,后面的弩箭,随时可以射杀后退的“轻卒”。

  这样的“轻卒”,明摆着是送给秦军吃的。只不过,如果秦军吃相太难看的话,马上就会遭来致命的攻击。

  过多的“轻卒”倒下,锐士收获人头之际,秦军的前军阵型必乱,秦军的进攻路线必然受到干扰,楚军后面的“选卒”就可以对秦军展开猛攻。

  这些“选卒”,毋庸置疑是楚军的精锐,都是身披盔甲,手持戈戟的征召士兵,受过专业的训练,专伺接阵进攻。

  周殷的先锋军,当下结阵已毕,陈武的两万楚军,也来到身后,接续在阵后,组成一个更大的方阵。

  龙且和钟离昧的两万骑兵,躲在阵后,只等令旗升起,迅速插向秦军的两翼,直捣敌军中后营。

  一般情况下,那里是敌军的指挥枢纽,也是中军位置所在。

  正面利用“轻卒”制造混乱,“选卒”发起攻击,在双方僵持不下时,两万铁骑两翼齐飞,拦腰切断,直取中军。这是项羽多次阵战中,惯用的战法,而且屡战屡胜,鲜有败绩。

  军将们对此阵的运用,也是得心应手。

  此刻,五万楚军列阵已毕,随着周殷队伍的开进,整齐地向前移动。

  虽然与对面的秦军相比,武器和盔甲稍显逊色,但自信心和进攻态势十足。

  此时,项羽在后军,接到了陈武的传报,也策马赶到前军。

  项羽勒马立定,顺着陈武手指的方向看去。

  那块乌云已经相距不足三里,虽然缺乏阳光的照耀,但对方清一色皂黑色盔甲,整齐的盾戟兵器,已然可见。

  “这是秦王的新军。”

  项羽目视着前方,对身边的陈武和周殷说道。

  秦王新军,对三人来说,已不陌生,虽然是第一次碰面,但之前的宜阳之战,作为案例不知一次被项羽在作战会议上提起过。

  炮兵、重装铁骑、轻骑兵,还有全副铠甲的步军。

  这些都是他们重点讨论的对象。

  现在,会议桌上的新军,已经摆到了对面,一场厮杀不可避免。

  自跨过江东,征战数十场,屡战屡胜的项羽,终于要面对秦王新军这个新物种。

  所有的人,心跳开始加剧。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