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五章朝议_大秦:醒来竟在始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即,秦王将目光转向治粟内史,问道:

  “去年我们的粮食收成怎样,府库可充实?”

  治粟内史出班奏道:

  “启禀大王,自大王的五项法令实施以来,到去年年底,全国包括关外控制地区,共增加耕地六千八百万亩,府库粮食增收千百二十万石,是难得的一个丰收年。”

  “现今,大王的府库粮食充足,足以应付大王对关外用兵。”

  秦王问道:“税赋情况呢?”

  治粟内史道:“由于新政减轻了整体税赋水平,府库减少了三十万万钱的收入,相当于往年半年的收入。”

  秦王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减税的威力如此高,赢高有些心疼。但仅一闪而过,又问道:

  “平准专营,鼓励商贾等策,效果如何?”

  治粟内史道:“恭喜大王,自颁布平准专营和提倡创业经商政策以来,仅两个月时间,大王的府库月增收五万万钱,而且呈每月递增的趋势。”

  “预计,到开春以后,平准专营的物资消耗会加大,收入也会成倍增长。全年此项收入预计会达到八十到百万万钱,远远超过大王减掉的税赋收入。”

  秦王颔首:“这是个好消息,我们减掉了普通农民的税赋,通过提倡商贾经营,使货币和物资的流通加快,本身就是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见治粟内史不明所以,嬴高收住了后世经济学术语,转而对治粟内史道:

  “为了鼓励农耕,今年开春,寡人要亲自下田体验农耕,內史大人给寡人治一块农田,闲暇时就近耕种。”

  治粟内史:“臣谨遵大王之命。”

  此时,已是掌灯时分。

  秦王归朝的第一次朝议,不知不觉已持续了两个多时辰,这对一向讲求效率的嬴高来说,如此长的朝会,确实少见。

  秦王见朝议问题已经解决,正想结束此次朝会,丞相子婴再次出班启奏。

  “大王,老臣尚有一事启奏。”

  秦王嬴高示意:“丞相请讲。”

  子婴道:“老臣本议关乎江山社稷,有利于大秦的国祚绵长,还请大王准奏。”

  秦王嬴高赶紧打起精神:“这么严重,是何奏议?”

  子婴道:“大王自主政以来,内修仁政,外御强敌,不到半年的时间,已经扭转了天下纷乱的局势,实在是嬴氏的骄傲,大秦的福分。”

  “半年来,大王殚精竭虑,一心为国,但似乎忽略了后宫,尤其是宫中一直没有册封王后,使大王的后宫建设滞后很多。”

  “自古以来,一国之君,君必有后,只有子孙绵延,才能使江山永固。”

  “大王春秋正富,宜早日立后,早生太子,才能使天下安心。”

  “此事比较敏感,一般大臣不敢直言,老臣身兼宗正,特冒死上此僭越之言,还望大王采纳。”

  秦王赢此次回来,本想与几位老臣私下商议此事,没想到丞相子婴竟在大殿上公开提及,一时有些不好意思。

  转念一想,身为一国之君,国君的事就是天下的事,既是公事,当然可以讨论。于是,就道:

  “丞相说哪里话,这也是宗正的职分。只不过,此事不急,不急。”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