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70章 刺吴大事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70章刺吴大事

  赵国都城,平城。

  此时,在一座简陋的宫室中,已经自称“赵王”的赵无恤,正在接见一个特殊的人物。

  赵无恤坐在陛台之上,下首坐着的两个老者,是赵国的相邦邮无恤以及大司马史黯。

  这是赵鞅留给赵无恤的两个值得托付大事的老臣。

  自从齐、鲁、宋三国宣告覆灭之后,整个赵国上下为之震恐。

  因为,所有赵人都清楚,吴国横扫中原之后,下一步就是对北方的燕国、代国以及中山国开战。

  值此生死存亡的关头,更多的赵国大臣想的不是如何抵御吴军的入侵,而是收拾金银细软跑路,或者是劝说赵无恤归降。

  主张归降于吴国的大臣,已经被赵无恤所斩杀。

  只因赵无恤跟吴国之间有着深仇大恨,宁死都不会投降吴国。

  现在,整个赵国(代国)的朝堂上,弥漫着一种“白色恐怖”。

  就连代国的民间,都已经有不少赵人或是娄烦、匈奴、东胡部落的人逃之夭夭。

  这可真是树倒猢狲散。

  但,赵无恤依旧是没有放弃抵御吴军的希望。

  他要放手一搏!

  所以,这一年来,赵无恤派人到处秘密寻找可以托付大事的刺客。

  他打算刺杀吴王庆忌。

  现在赵无恤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

  那个人,也通过了赵无恤设下的种种考验。

  “草民豫政,参见大王!”

  一个相貌平平,蜂腰猿背的青年男子,站到了陛台之下,向着赵无恤躬身行礼。

  赵无恤连忙走下陛台,把名为“豫政”的男子扶了起来,并和颜悦色的道:“豫壮士不必多礼。请坐!”

  “谢大王!”

  为了表示跟豫政亲近,赵无恤还特意搬来一张桌案,两个蒲团,跟豫政对席而坐。

  赵无恤的这一番动作,着实是让豫政受宠若惊。

  “大王知遇之恩,草民实在是不知道要如何报答?”

  “豫壮士,寡人有一个不情之请,想必邮相已经跟你说了?”

  “草民已经知道。”

  豫政正色道:“我等侠士,轻生死,重然诺。”

  “大王欲刺吴,草民愿助大王一臂之力。只是大王,恕草民直言,吴王早年有着‘吴国第一勇士’名号,勇武冠绝天下。”

  “他虽已老迈,疏于武备,勇武不及往昔,却可能仍有还手之力。再者说,吴王身边甲士环绕,寻常人根本近不得他的身。”

  “草民若是无法靠近吴王,刺吴大计恐将付诸东流。”

  闻言,赵无恤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道:“豫壮士,实不相瞒,为了今日,我赵无恤朝思暮想盼了多年,只为报仇雪耻。”

  “刺吴计划,寡人与群臣更是筹谋已久,已经有一个周密的部署。”

  豫政微微颔首道:“愿闻其详。”

  “寡人这里,有一个稀世之宝,名唤‘随侯珠’。那曾是随国的国宝,楚国的国宝,只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