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55章 寡人只争朝夕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55章寡人只争朝夕

  庆忌为何执意想要参加中原大战?

  因为庆忌知道,这一次中原混战之后,天时地利人和,都将站在赵鞅那一边。

  当晋国正卿智文子荀跞死后,其副手中军佐赵鞅凭借着在军中的崇高地位,以压倒性优势继荀跞担任晋国新一任执政,结束了“智氏主内,赵氏主外”的政治格局。

  从此,赵鞅内外兼修,彻底集中军事、政治、外交、司法等诸多国家大权于一身,成为晋国赵氏家族继赵盾、赵武后第三位正卿!

  赵名晋卿,实专晋权!

  从公元前493年起,赵鞅开始对晋国长达十七年的独裁。

  赵鞅的执政是晋国世卿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然也要拜前任执政官智跞的生命偏短所赐。

  荀跞的继任者荀申是个才干平平却又有些固执的嗣卿,他无论是能力还是资格都与其父有着较大的差距,且生命力一般。

  而韩不信、魏侈注定不会与赵鞅产生太大摩擦,赵鞅的独裁也就水到渠成……

  这是庆忌绝不能容忍的。

  因为赵鞅这个人,不失为一代枭雄,其心胸、智谋,远不是之前的晋国正卿荀跞、士鞅、魏舒这些人所能比拟的。

  在赵鞅的执政之下,晋国必当恢复自己的霸业,加大对南方吴国的封锁!

  这让庆忌如何能不忌惮?

  但,跟晋国硬碰硬的话,吴国根本打不过……

  庆忌不得不承认这一残酷的事实。

  吴国崛起没有多少年,相当于一个暴发户,即便财力充裕,兵革犀利,如何能跟实力雄厚,底蕴极强的晋国一决高下?

  历史上,直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

  晋国还一直存在。

  难道,要让庆忌苦等九十几年吗?

  不。

  赵鞅大概还有二十年的寿命,庆忌倒是有自信,能熬死赵鞅。

  只是之后的赵无恤、智瑶这些后起之秀,也不是善茬……

  再者说,庆忌岂能苦等二十年?

  “鸿儿、恒儿,你们都退下吧。”

  “儿臣告退!”

  等到公子恒与公子鸿离开后,偌大的滋德殿中,就只剩下庆忌一个人,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

  参与中原混战,与晋国争霸,毫无疑问这对于适才崛起,成霸主之势的吴国而言,分外的冒险。

  不过,吴国输不起吗?

  不!

  吴国输得起!

  只是一旦输了,战败了,吴国就将面临以晋国为首的中原列国的讨伐,然后是各种各样的时候围追堵截。

  这样的结果,显然不会让庆忌满意。

  二十年太久,寡人只争朝夕!

  想到这里,庆忌的目光,渐渐的变得坚毅起来。

  他必须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带领吴国的精兵强将,参与中原混战,打赢这场仗,肢解掉晋国这个庞然大物!

  ……

  时值十一月,寒风凛冽,银装素裹。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