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0章 晏子使吴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0章晏子使吴

  随后,庆忌遣使于卫国、鲁国与宋国。

  在激烈的晋齐争霸之战中,这三个中原国家并没有参与进去,选择站队。

  为何?

  因为宋、鲁、卫称得上是中等国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场中原混战,不管三国站在哪一方,都不讨好!

  一方面是霸主晋国给予的压力太大,压得宋、鲁、卫三国喘不过气来。

  一方面是齐侯在位期间,对于宋、鲁、卫三国的国君都或多或少的有恩惠,他们不便于撕破脸皮,跟齐国对着干,做落井下石的事情。

  而吴国一旦参与进来,效果则是截然不同的!

  因为宋、鲁、卫绝不会坐视齐国被覆灭,这会让他们有唇亡齿寒之感。

  要是晋军在班师回朝的途中,跟昔日假道灭虢一样,宋、鲁、卫三国便真的是欲哭无泪!

  当然,齐国要是真的被晋国灭掉,最后占到便宜的,可能反而是这三个国家。

  但是碍于脸面,再加上吴国的出兵,相信宋、鲁、卫三国也要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那么好的牙口!

  庆忌也没有真的把希望都寄托在宋、鲁、卫三国身上。

  在向临淄派出使者,请齐侯拒绝跟晋人私底下媾和的同时,庆忌又让各地颁布征兵令,然后大张旗鼓的将装的满满的粮米,以及武器辎重全部放到大路上押运。

  装满货物的大船,也通过水网,不断的向北方来回航行。

  金陵附近的灞上营寨,更是经常响起操练的呐喊声。

  似乎,吴国正在酝酿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

  ……

  吴国都城,金陵。

  城门口。

  成千上万的吴军甲士,亦步亦趋的从城内走出城外,不时的还有长龙一般的运粮车。

  官道两侧,看见这一幕的黎庶都不禁对着这支庞大的队伍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起来。

  “如此大的阵仗,莫非吴国又将与楚国开战乎?”

  “嗨,先生想必不是本地人矣。此等粮秣辎重,尽是往北方开拔,与西面的楚国何干?”

  “嘶!如此说来,吴王是要出兵干预中原之混战矣!”

  在官道一侧的小路上,有一队人马在驻足。

  这队人马约莫有一百人,个个腰佩长剑,穿着武士服,且搭乘在戎车之上。

  为首的,是一个身高不足六尺,高冠宽带,须发皆白的老人。

  他,便是齐国的上卿——晏婴!

  此刻,晏婴看着吴国的军队与粮秣辎重来来往往的盛况,细小的眼睛中,透露出一抹睿智的光。

  等到所有的兵马粮车全部离开,城门口的官道,这才恢复通行。

  “入城。”

  “诺!”

  晏婴的出使队伍,正准备进入金陵城的时候,城门口迎面而来又是一队人马。

  两侧的吴军将士披坚执锐,簇拥着一个头顶凹陷,满脸胡络腮,却是满脸和气的中年人。

  孔丘?

  晏婴立马就将来者的身份认了出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