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7章 季札辞官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三年的开凿、修筑,兴安灵渠大功告成。

  这是世界上第一条船闸式人工航道运河,它沟通了湘漓两条河流,湘水汇入漓水,使原本属于长江流域的湘水与属于珠江流域的漓水连接了起来。

  因而,从长江流域出发的船只,可以通过漓江逾五岭而直接到达岭南地区!

  即使载重万斤的大船也可以顺利通过!

  这就为被困于岭南的秦军粮饷的补给带来了新的转机。

  秦军的粮饷和军用物资开始得以大批地运往岭南……

  可想而知,日后岭南六郡若是爆发叛乱,吴国本土是能够通过栈道和灵渠,尽快赶去平叛的。

  当然,前提是吴国通往岭南的道路没有被完全封锁!

  庆忌又道:“日后,凡劳役、囚徒,皆发配至岭南,修渠建道,务必使吴国尽快与岭南六郡互通有无。”

  “同时,鼓励国人往南方定居。徙一人者,赏布十匹,稻米十石,钱五万!”

  此时吴国只能通过这样的办法,吸引国人到岭南六郡定居。

  但,庆忌能预料到,不会太过管用!

  因为岭南六郡这种地方,太过荒芜,而且瘴气丛生,毒虫猛兽时常出没,国府给再多的钱,他们只怕是有钱都没命花!

  历史上,秦王朝占领岭南之地后,此间两千年,岭南的开化程度始终不及中原和江南。

  岭南之地,成了每个王朝流放官吏和罪犯的地方。

  庆忌也只能如法炮制,将岭南六郡当做流放囚犯、降卒之地,让他们不遗余力的去开发。

  ……

  滋德殿内,庆忌正在批阅奏牍,在一边的王后季蔲则是帮着庆忌研墨。

  夫唱妇随,一起处理政务,有时候季蔲还能跟庆忌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想法。

  “大王,太宰、大司马求见。”

  这时,一名内侍进入滋德殿禀告道。

  太宰季札与大司马孙凭,一个是文臣之首,一个是武将之首,同时觐见庆忌,想来是定有大事!

  “宣。”

  “唯!”

  庆忌随即放下手中的毛笔,在陛台上正襟危坐起来,季蔲亦是坐在庆忌的一边。

  这个时代,还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

  所以,作为王后的季蔲,是有权力参知政务的。

  “臣孙凭(季札)参见大王,大王万年!”

  一起进入滋德殿的季札与孙凭,异口同声的行礼道。

  “不必多礼。太宰、大司马,请坐。”

  “谢大王!”

  等到二人各自落座后,庆忌这才颇为疑惑的垂询道:“太宰大司马觐见,不知有何要事?”

  闻言,季札与孙凭对视了一眼。

  “大王,老臣年迈,精力倾颓,对政务深感力不从心。故欲请大王准老臣告老还乡,以归于乡梓,做一闲云野鹤,了此残生!”

  太宰季札首先硬着头皮道。

  季札要辞官?

  这让庆忌和季蔲都倍感诧异。

  “叔祖,何以舍寡人而去?”

  庆忌蹙眉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