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6章 不世出之明君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庆忌与季札、计然、范蠡等人商讨了一天一夜后,终于制定出十条变法改革的政令,一起颁布,广告于吴国大大小小的各座城邑,以至都乡,让人所共知!

  毫无疑问,这十条政令一出,在吴国上上下下引起了一片轩然大波,朝野震荡!

  不论是公卿大夫,还是升斗小民,或是乡野村夫,都无不担心庆忌的这一次变法,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

  在梅里的一座小山村,粗大的榕树之下,团团围坐着一群五大三粗的汉子。

  他们都是当地的农夫,穿着短衣,面容泛黄,旁边都放置着各种各样的农具,显然是适才忙完一天农活的模样。

  此时此刻,农夫们围坐在一起,榕树下还有一个腰佩青铜剑,以木冠束发,看起来颇为儒雅的年轻士子!

  “先生,这国府的政令上写的甚么?”

  “是大王颁布的征兵令,还是国府要追加徭役?”

  “可千万别是追加徭役或者赋税,今年田地里的守成不大好,国家又连年征战,娃子们好不容易才回来,这才刚刚春耕哩!”

  百姓们最深恶痛绝的事情,莫过于沉重的赋税和徭役,还有无止境的战事!

  因为,每当国家有战事,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这些黎庶。

  届时适龄的男子都将响应君王的号召,入伍参军,投入前线作战,继而荒废了田地,误了农时!

  毕竟只靠家中的几个老弱妇孺,岂能耕作那么多田地?

  再者,一旦国家开战,难免会频繁的加征赋税,甚至是劳役,这让本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平民百姓,实在是苦不堪言!

  而每每国府有公告的政令,大多是关于征兵或者追加徭役赋税的,这如何能让一众农夫不提心吊胆起来?

  见状,那年轻士子只是微微一笑,旋即cao着一口浓浓的晋国口音,说道:“二三子勿忧!”

  “这不是大王的征兵令,也非国府追加徭役或赋税的政令,而是关于我吴国即将进行大范围改革的法令!”

  “改革?法令?”

  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夫们十分疑惑,一头雾水的,表示不知其意。

  游学士子的作用这才提现出来!

  晋、齐、鲁、卫、宋等天下列国的士子,因为庆忌的求贤令,以及其折节下士,求贤若渴的名望纷纷入吴,只为求得一官半职。

  不曾想,庆忌并没有轻易的因为一篇策论,而让士子们登堂入室,各得其位。

  庆忌要求士子们下到吴国各地的乡邑或各地方游学,探查风土人情三个月过后,再写一篇策论,这才能根据其能力,谋得官位!

  一众士子心中虽不大乐意,但千里迢迢跑这一遭,总不能灰溜溜的再打道回府。

  所以,绝大多数的士子都深入到吴国的各个邑乡,实地考察,争取跟当地的百姓打成一片。

  这不,庆忌变法改革的十条政令,一经颁布,考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