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1章 去大清化工程_大人,得加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殉节记录,与胜朝录上寥寥数语,三位觉得哪个好?”

  “这”

  三大佬均没说话,倒不是不知道哪个记载好,而是不知道皇帝究竟几个意思。

  难道他不知道将明季殉国诸臣遇害经过详细写出并刊发天下,会让天下的汉人重新对大清生出恨意么,进而会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反清浪潮。

  这对于刚刚开张的维新朝廷可不是好事,毕竟你鬼子六这会可是顶着爱新觉罗,顶着大清正统名号的。

  这事要干了,比脱裤子放屁还麻烦。

  贾六也没追问,点了一根烟,继而读起被南明追赠番禺侯,谥号“文忠”的陈子壮遇难经过。

  永历元年,两广总督佟养甲以杀害陈可壮的幼子相要胁,妄图逼他变节。陈子壮却宁死不屈,说道:“权操手,不在子壮”。

  佟养甲逼降不成,老羞成怒,想了一条杀一儆百的毒计,将陈子壮处以惨无人道的“锯刑”,即将人从头顶向下,锯成两片。

  但因人的躯体晃动,无法锯下去。

  陈子壮对刽子手高喊:“蠢才,界(锯)人需用木板也!”

  “结果陈子壮便被佟养甲使人用锯子从上到下活活锯为两半,此等酷刑,与腰斩哪个更残酷?”

  合上书,贾六指出乾隆命人编的这本书除了刻意不记殉国经过外,对于抗清而死的明季诸臣都寥寥数语,而对于死于农民军之手的明臣,却是大篇幅描写其被俘后的宁死不屈与殉节过程。

  如尤世威、周遇吉等人。

  对于抗拒剃发令而死的明臣,也都隐其拒剃发不提。

  “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张煌言,鄞县人。初以举人奉表迎鲁王至绍兴监国,复以兵从至海外。从桂王遥命为大学士。闻滇南平,散遣部曲,遁居悬岙,为大兵所袭执,谕降不从,死。”

  获谥“忠烈”的南明抗清将领张煌言之传记,仅80余字。

  并不提为迫使张煌言降清,清廷以其家眷为人质,数次命其老父修书招降。张煌言死后尸首被随意弃之荒郊。同年,张妻儿在被囚禁许久后亦被处决,全家除早年嫁至鄞县万氏一女外无人幸免。

  而乾隆本人又特别推崇三人。

  一为史可法、二为刘宗周、三为黄道周。

  这三人皆是南明重臣,然而却都无能透顶,推崇这三人目的是什么,自不必多猜。

  “删改太重,太过刻意!”

  贾六拿起那本《胜朝殉节录》,要求将其列为维新朝第一禁书,待光复京师后由国史馆重新编撰,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记录明季殉国诸臣事迹。

  另外,要将分别代表明军抗清三大派系的李定国、郑成功、李来亨三人添加进去,各自单独立传。

  三大佬彼此对视一眼,心中俱是惊涛骇浪。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于朕,忠君大义乃本朝第一要务,朕此举非独为臣子励名教而植纲常,而是要正我维新风气,使我臣民皆有榜样可学。”

  说到这,贾六竟要阿思哈代表自己前往宜昌兴山祭祀李来亨,并追封李来亨为汉王,为其立碑修墓,使专人奉其香火不绝。

  “汉王?”

  老博一惊,“陛下,李来亨虽是明臣,但其乃大贼李自成之后,追封其为汉王,似有不妥。”

  老李却是问道:“臣敢问陛下追封李来亨为汉王,到底是陛下的意思,还是武昌的意思?”

  这个问题问的很关键。

  如果是武昌那边的意思,为了双方的再次合作,释放出政治上的改良信号是有必要的。

  乾隆能够给一堆明季殉国诸臣追封,维新皇帝追封李来亨为王不是不可以。

  毕竟此人气节确实明季诸臣第一。

  但要是皇帝本人的意思,那这事就大大不妙了。

  难道朝廷刚开张,这都没北伐光复京师,就要启动去大清化的工程?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