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4章 世凯带兵有方_大人,得加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额,并陆续进行数次拜唐阿增补试,以便能够尽快往金川军前补充子弟。

  丰升额同时请求皇帝对是战是和早做决断,以免军前议论导致军心浮动。

  丰升额个人倾向继续围剿番贼,因为明亮大营袭击事件固然是部分胆大八旗子弟发起的大逆不道之举,但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相当部分官兵的意志。

  针对大小金川的包围已长达百年之久,朝廷耗费无数钱粮,牺牲无数士兵才使番贼实力被大大消耗,眼看就能达成全功,突然就要议和,哪怕这议和是有目的,带有针对性,事实上是服务于平定大小金川的一种策略,但毕竟太过突然,很多官兵一时之间无法接受。

  而且,也不可能将议和的真实目的宣示官兵。

  所以,和谈本身对于官兵而言,就是一种动摇。

  先前明亮在时,就有很多旗汉官员上书反对和谈。大营袭击事件后,反对和谈的官员人数暴增,丰升额担心朝廷要是还执意同番贼和谈,很有可能会再次激发官兵异动。

  身在北京的乾隆皇帝对此也是心忧,多次召见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礼部尚书富勒浑,兵部尚书伊勒图等当初提议和谈的重臣,问他们这和谈到底还能不能继续,又如何防止因为和谈导致官兵出现极端反应。

  然而议了几次,都没有结果,因为以军机大臣福隆安为首的另一帮重臣,坚决反对同番贼议和。

  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最后真正拿主意的还是乾隆本人。

  不想未等皇帝拿定主意,存放大军钱粮物资的玛尔当粮库就被袭击了。

  事件传到北京后,主战派立时压倒主和派占了上风。

  乾隆也是甚为恼怒,颁旨让丰升额停止一切同番贼接触,立时组织大军进剿,并密旨擒获索诺木、僧格桑等番贼首领后,必须凌迟。

  得到出兵旨意的丰升额立即组织官兵进剿。

  只是同前几次定西将军组织的攻势不同,这次丰升额组织的进剿官兵几乎都是绿营官兵。

  原因无它,八旗子弟已无法继续承担独力作战任务,甚至单为一路都不能。

  定西左副将军博清额请求统领官兵两万余人,向小金川官寨美诺发起进攻。

  美诺寨经小金川番贼重新加固,不仅碉寨高坚,墙垣巩固,更在外围设置多处支援点。

  博清额指挥清军分兵包围,既用大炮轰摧,又用冲天炮击打,还命令金川镇、成都镇等绿营兵在外围扫荡。

  防守美诺的小金川首领僧格桑将所有力量集中于美诺,双方互相开炮,互掷火弹。

  一时形成僵持,清军无法克破美诺,番军也无法击退清军。

  成都镇都司、八旗子弟鲍国忠督所部千余营兵攻占美诺以西横山梁寨,乾隆闻讯大喜,命赏一个前程,给玄狐帽、貂马褂。

  金川镇副将、八旗子弟祖应元亦领所部官兵两千,猛攻番贼据守的色当大碉,更是披坚执锐,冲杀在前,历七天苦战,成功夺取这座曾被清军两度攻占的大碉。

  博清额不据属下之功,奏请定西将军为祖应元请功。

  丰升额报捷文书中称:“应元原为领队大臣、四川提督贾佳世凯部下,此人实心体国,视死如归,忠勇精神为汉军子弟所罕见。”

  乾隆得知捷报,命兵部对有功将士叙优,更亲自颁旨加祖应元总兵衔,赏孔雀翎,给二品顶戴。

  不无感慨对身边伺候的和珅道:“不想汉军之中倒是接连出英雄之士。”

  “此大清之福,亦主子之福。”

  和珅停下正磨砚的手,“据奴才所知,前番鲍国忠、今番祖应元皆曾在贾佳世凯麾下,今日二将与官兵奋勇杀贼,未必不是贾佳世凯所办旗员游击精神传承所致。”

  “世凯这人,倒也带兵有方。”

  乾隆看了眼和珅,“不过还要磨历,压压性子才好,过几月朕去景陵瞧瞧他。”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