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1章 朝廷的体面只能用钱衡量_大人,得加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鲜,而是特别熟悉的感觉,以他的精明如何不知此制弊端,但见皇上似隐隐支持此制,心下一动便道:“回皇上,奴才以为议罪银一事不当于金川军前推行,亦可于全国推广,如此犯事官员所缴议罪银一半留地方为公用,以利一方百姓。一半充入国库,以为国家急需。”

  又说皇上登基四十年来,对天下施以恩德,曾四次免去天下钱粮,两次免去各省漕粮,遇水害天灾,不惜花费国库千百万钱财赈灾,天下百姓无不感恩。

  如今国库因战事缺银,内库更是年年亏空,也是时候采取一些权急手段缓解国家无钱之急难。

  “皇上,过往朝廷也有过犯事官员罚俸的成例,但此款项由户部承追,承追之人多有懈怠.”

  和珅进一步建议将议罪银收缴之权全部归内务府,尔后再根据收银多少拨付国库一部分,这样就可以杜绝户部承缴过程不够透明,易再生贪腐之危。

  “说的好!”

  乾隆听的欢喜,竟是对和珅道:“你去当内务府总管,把内务府广储司银库管起来,下个月到军机处行走.议罪银制度你同英廉商议下,给朕拟个具体的章程来。”

  说完,想了想,又补了一句,“还有,议罪银不可定实额。”

  不定实额?

  和珅一愣,有些困惑:“皇上的意思是?”

  乾隆道:“如犯事官员上缴多少议罪银,朕要他们自己定,要朕给他们定缴多少,岂不是说朕是在跟他们要银子?”

  伊勒图三人听了这话,都是心下愕然,皇上这是缺钱缺的狠了!

  定实额缴纳,该多少就多少,总有个章程可循。

  这不定实额缴纳,于犯事官员而言就是无上限。

  是缴一万还是十万,还是一百万?

  到底缴多少才能让皇上满意?

  说难点听,皇上这是已经不要脸了。

  可三人谁敢说皇上不要脸?

  因为他们也不要脸。

  侍诗学士纪昀眼见议罪银制度要颁行,又见皇上如此缺钱,果断跪拜于地,一脸诚惶不安道:“皇上,臣前番在国史馆从《永乐大典》搜辑散逸时,不慎毁书数卷,臣请自罚银五千两入内库,以警自己!”

  乾隆怔了下,摆摆手:“准了,以后莫要再如此不小心。”

  “臣谢皇上隆恩!”

  纪昀赶紧磕头谢恩。

  这把边上的内阁学士嵩贵给看呆了,来不及思索只好也磕头:“皇上,臣也请自罚银!”

  乾隆奇怪:“嵩贵,你又犯了何错?”

  嵩贵一脸不安说他昨天在家看皇上朱批奏折时,一不小心将香灰落在朱批奏折上。

  “臣每想此事,都觉是对皇上的大不敬,先前亦不敢对皇上说,今日既有议罪银,臣自请罚银三万两,严以律己同时为朝廷报效。”

  乾隆愣了半天,却是问嵩贵:“你家有三万两?”

  “臣”

  嵩贵心想坏了报多了,奈何数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