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江南全线溃败_永历十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示不可理解。

  但是木已成舟,张湟言也是无可奈何,此刻郑军既退,清军封锁了江宁水路,浙军无法从水路退军。

  浙军甫一撤退,芜湖、宁国等新附州县纷纷倒戈,张部困顿大江,所需钱粮军械不得补充。

  张湟言只得下令全军退往巢湖,准备在巢湖驻军,继续抗清,此时安庆,江宁清军皆至,张部本是蚁聚之兵,一旦受挫,立时溃败,当他赶至巢湖时,军马只剩三千余人。

  浙军抵达巢湖后,魏大龙等浙军将领观察水文之后,认为巢湖入冬后水浅,根本不便停留海船,不如进入英霍山山区,那里从前有不少抗清义师的山寨,或许能够立足。

  张煌言考虑之后采纳了这个建议,毅然下令全军弃船登陆赶往桐城,由桐城进入山区。

  此时清两江总督郎廷佐却是派人送来信使,直言张湟言志向高洁,满清皇帝甚是看中,若全军来降,大清当不吝封侯之赏。

  时张湟言由于屡遭败绩,而大好形势毁于一旦,心忧成疾,左右不忍他再跋山涉水,苦劝其投降。

  然张湟言却依旧咬牙坚持,誓死不渝,带兵毅然转入山区。

  英、霍山区属于大别山系,正处在河南、安徽、湖北三省之交,山势波澜起伏,常年云雾缥缈,在安徽境内尤其险峻,陡崖、峡谷遍布,仍有一些抗清组织在山中筑寨。

  由于浙军不少士兵的眷属随行,加上武器辎重,故而张行进速度很慢,六天之后才到达桐城。

  浙军进入山区之后,不只跋山涉水,还需翻越险峰峻岭,连骑兵都只能牵马而行,而且绝大部分的士兵都来自沿海,缺乏登山的装备和经验,连续行军之后,一个个疲惫不堪。

  原本浙军的目标是阳山寨,一个位在山顶的村寨,可容纳上万人,一直是抗清的根据地。

  张煌言先通过山民联络,才得知阳山寨已接受清军招抚,原因正是南京兵败。

  张煌言大为愤怒,欲领兵攻击,但虑及地势险峻,仰攻不易,终究放弃,改往英山山区。

  岂料当他率军抵达东溪岭时,却被清军追至,双方在东溪岭决战,由于浙军俱是水军,不善于陆上作战,加之行军疲惫,遂被清军包围。

  在危急关头,张湟言并不气馁,抱病督军死战,至第三日,浙军终于弹尽粮绝,然而这些明军依然死战不退,他们用石头,用木棍和清军殊死博杀,然而清军人多势众,最终攻克东溪岭。

  参军徐允耕,以及原清军南陵副将张文胜皆力战身亡,原定西侯张明振麾下参将魏大龙为了掩护张湟言突围,拼死力战,身中十余创,仍死战不退,最终被清军砍杀。

  张湟言突围之后,所部人马皆散,他只得换装潜行,至高浒埠方为抗清的军民认出,将其潜藏于家中,待伤好之后,张湟言不顾众人劝阻,孤身上路,欲返回浙东,召集旧部重整旗鼓。

  至此郑成功和浙江明军筹备数年的北伐之战宣告失败。

  正是:

  长驱胡骑几曾经,

  草木江南半带腥。

  肝脑总拚涂旧阙,

  须眉谁复叹新亭!

  郑成功和张湟言兵败之后,江南各地闻风而来的抗清义师顿时群龙无首,有的无奈投降,有的潜入山林大湖之中继续抗清。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