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 民心_永历十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乡亲们尽可放心,大帅说了,咱们只要将粮食收回家,大伙有饭吃,他便能后顾无忧,安心抵抗鞑子大军。”

  “郭爷,这鞑子凶残无比,大帅能打得过吗?”

  围观的百姓疑惑地问道。

  郭绍眼露不屑对着百姓又说道:

  “那马雄手握两万鞑兵,大帅一天不到就把他的狗头给砍了,梧州如此坚城大帅一鼓而下,这些鞑子哪里够大帅打的,乡亲们尽可放心。”

  百姓们闻得郭绍之言,心中大安,一个个连忙跑回家呼朋引伴地招呼其余百姓赶紧收粮。不收不行呀,鞑子来了,人可以跑,那稻子可是长在地里,自己不收,下半年吃啥?

  各县的百姓也是闻风而动,纷纷提着弯刀下田收粮食。

  军帅府则趁机下令,除藤县守军外,其余各镇必须分出部分士卒在不可扰民的基础上帮助百姓收粮。

  各镇的宣传司也是纷纷下乡,他们编制了一段又一段的口号。

  例如

  “汉壮一家亲,军民鱼水情。”

  “满鞑子害百姓,靖南军护梧州。”不一而足。

  梧州的百姓懵了,这些明军是怎么回事?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一支军队会主动帮助百姓做事的。

  现在这帮士兵不仅仅帮忙割稻子,还主动帮百姓挑水,推车。

  广西的山民虽然彪悍,然而却很淳朴,他们虽然没有读过书,不晓得什么君臣大义,但是你对我好,我便要对你好的道理却是懂的。

  百姓们纷纷从家中取出舍不得吃的鸡蛋,肉食,递给那些满头大汗的靖南军士卒。

  “大兄弟,累着了吧,家里刚煮了鸡蛋,来尝一个。”

  那些调派出来协助收粮的明军一个个涨的脸色通红,一个个急得直摆手。

  “谢谢了,军帅府有命令,吃了你们的,大帅是要打板子的。”

  “你们大帅怎么这样不讲理,这是送你们的,又不是抢的。”热情的百姓依然抓着士兵们不放。

  只急得明军士兵不知道如何是好。

  “拿着吧,不过我们靖南军有律法森严,不得拿百姓任何东西。”

  一名靖南军的抚军使走了过来,从怀中掏出几枚大钱,就往那百姓手中塞去。

  “这可使不得,这可使不得。”轮到百姓们慌了,人家帮你做了事,吃点东西还给钱,我们广西人丢不起这个人呀。

  这样的事情在藤县,在怀集,在岑溪不断发生。

  靖南军成军日短,所部兵马大多是新降的绿营兵。

  这些兵将以前只知道强取豪夺,百姓们更是谈虎色变,他们从没有想过百姓会对他们这样好。

  人人皆是血肉之躯,只要是人就会有感情,这种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拥护,他们自然是能感觉到。

  看着面前朴实的笑容,无数的士兵一个个紧握起拳头,为了这些百姓,我们一定要守住梧州。

  由于军民同时协作,在军帅府下达收粮的命令的第五日,也就是七月二十日,整个梧州的夏粮基本收割结束,只剩下一些偏远地区尚未收完。

  而靖南军则通过士卒下乡助百姓收粮的手段,使得梧州的军民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为接下来的清军来犯,打好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就在明军抢收夏粮的同时,清廷平郡王率领满蒙大军终于在七月十八日抵达桂林。

  他闻得线国安屯兵昭平,便马不停蹄地率军直奔昭平而来。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