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六章 设乡立村_永历十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绅合流的家伙窃取了吗?

  “黄巾军,唐末农民起义,元末的红巾军,包括后世的太平天国哪个不是被地主阶级和军阀联合剿杀的。”

  便是大明朝的开创者洪武皇帝不也是因为得到了地主士绅支持才开创了大明三百年的基业么?

  倘若当年洪武皇帝依旧是打着明教旗号,没有得到刘基,李善长,宋濂等地主士绅中的精英支持,这大明还能建立?

  所以李兴之前只得采取温和的策略对付那些地主富绅。

  然而靖南军的宽容,并没有得到那些绝大多数的地主阶级的支持,他们哪个不是人精,明朝已经日薄西山了,再去依附大明,那不是找死吗?

  李兴不能依靠强力手段杀死他们,也不能强夺他们的财产,然而他可以效仿村委会制度,剥夺他们的统治权。

  “我靖南军治下,绝不允许出现士绅凌架在皇权之上的事情。”李兴的拳头重重地砸在案几之上。

  “梧州原居民暂时不管,除了所有甲长保长全部撤换,由各镇自行委任,其余暂时不管。

  先将新入的丁口以户为单位,三十户一组,组长则由百姓自由推选,百户设一村,村长由靖南军委派伤兵中品行尚可者担任,副村长则由村民推荐。”

  “三百户为一乡,乡长以及副乡长由靖南军直接委派,再从各镇中调派百人驻防,凡有纠纷,层层处理,具体法典仍按大明律执行。”

  “各乡村选址事宜,由各县和驻军直接安排,若有不服或者闹事者直接由各地驻军带走修建棱堡。”

  “至于教唆百姓闹事之士绅,全部捉拿,罪大恶极者,通鞑卖国者尽杀之。”

  “满洲人的刀子锋利,本帅要让他们知道吾之长刀甚于满洲。”

  李兴冷冷地对着大堂之上的一众文官说道。

  一道道政令在军帅府不断地发出,梧州城内外,往来驰骋的传令兵络绎不绝。

  一户又一户的地主士绅从家中被靖南军拖了出来,关进了各县的牢房,。

  十余户在乡间民怨极大,挑动百姓民变的士绅被拖到当地的菜市口斩首示众,其余的则缴纳赎罪银放还回家。

  那些投靠靖南军的富绅则在全府通令嘉奖,家中的嫡系男丁均直接授予秀才功名。

  军帅府甚至传出消息,只要尊奉靖南军号令的,不管这些新入的秀才品行如何,梧州知府,府丞等大小官员都能将其收入门墙。

  在李兴的命令下,靖南军各部以极其粗暴的手段,强有力地震慑了梧州各地的地主富绅。

  预想中的反抗,根本没有发生,那些拿钱赎身的士绅们,回去之后便拜访了各县新任县令,表示以后必然遵奉军帅府的号令,还请他们向李大帅美言几句。

  对于这些士绅的反应郭之奇和宋广坤等人的解释是。

  清军入境以来,忠于明朝的地主富绅基本上被清军屠光了,剩下的基本上全是见风使舵之辈,大帅又没抢光他们的家财,没收他们的土地,只是诛杀了十几个首犯,他们哪里还敢和靖南军作对。

  士绅鼓动百姓作乱,靖南军居然事前一点消息也没有收到。

  军帅府中的李兴等人也在反省自己各项举措上的得失,郭之奇不由地抚须笑道:“若是有一支锦衣卫在梧州,哪里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对”就是情报上的缺失导致了楚雄之败,杨震身死。也是地方消息的不畅通导致了此次民变。

  所以李兴决定成立一支专门刺探情报的部队,他哪里敢用锦衣卫的名头,便取名为“军情司。”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