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3章 法家邪术,不入学宫!_这个三国很核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郑玄笑道:“自是以六经为准,此外那两本《三字经》、《千字文》,为师也曾观其大略,倒是可以作为蒙学之用。”

  对于这个答案,蔡邕也笑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可林朝却不同意。

  “老师,若是您与蔡公所收之弟子,自然可以以六经为准。但学宫如今两万学子,还是仅以《三字经》和《千字文》施教更为妥当。”

  闻言,郑玄当场变了脸色,斥责道:“子初你莫胡言乱语,此二者充其量可为蒙学之辅助,又如何能与六经相提并论!”

  “老师息怒,弟子当然不敢诋毁六经,但正因六经博大精深,终其一生也难得真解,所以才请老师以《三字经》、《千字文》为学子开蒙。先让学子识字,之后再去修习六经未迟。”

  儒家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每一本里面的每一句话,都经过了先贤的提炼浓缩,是真正的微言大义,需要终生钻研。

  六经固然高深,但从开蒙时代便修习,进境未免太慢。考虑到学习效率,林朝还是以为识字用两本蒙学书籍更合适。

  这个道理郑玄如何不明白,但他还是无法认同林朝的做法。

  “子初啊,人之初最为可贵,亦最为难得,若不趁此时修习六经六艺,恐怕……”

  还是郑玄奉行的精英教育,从最开始接触书的时候就要贯彻到底。

  人对第一次接触的东西,总是印象深刻的。

  换句话说,一个人先学识字,等识字之后再学六经,那六经对他的影响便是有限的。

  而另一个人从六经开始启蒙,虽然过程难了些,但六经对他的影响便能贯穿终生。

  等学成之后,把这二人拉出来站在一起,身上的气质都是不一样的。

  郑玄教学,向来把德行放在学问之上,所以才会反对林朝这种做法。

  可林朝却想把实用主义做到极致,于是便坚持己见。

  林朝满脸诚恳地拱手道:“老师,弟子还是那句话。若是您亲自挑选的弟子,先学六经自然无碍,可大部分学子,还是启蒙再学六经。”

  “罢了,你说得也有道理,此事便随伱吧。”

  郑玄想了想,还是应允了林朝的条件。

  创立学宫之前,林朝就曾对郑玄说起过学子的定位。

  林朝不要求从里面出来的学生人人都能成为大贤大才,只要求他们能读书识字,胜任基层官吏的工作就行。

  林朝继续说道:“学子先开蒙,然后修习六经六艺,此外还应增设一些其他的学科。”

  “其他学科?”

  听到这里,郑玄和蔡邕不仅皱起了眉头,心中涌出一股不祥的预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今虽是我儒学盛世,但百家亦不可不学。因此,弟子以为除了六经之外,还应增设农家、道家、名家、墨家、杂家、纵横家,甚至是法家。”

  林朝对郑玄笑道: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