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二章 何去何从_大明征服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的新政号召!

  这说明什么?说明身为副议长的张璁已然料定就算议会吵翻天,就算天底下所有的免税阶层全部联合起来也不可能反抗皇帝的土改新政!

  再看看这议会的议长和副议长们,这一个多月以来,除了今日张璁疾言厉色外,其余几位可曾发表过什么意见?

  没有!

  他们已经认了!而满殿叫嚣的议员在他们的眼里或许就是一个个跳梁的小丑,或许以后也会成为土改新政路上的祭品!

  一想到这,叫嚣的议员已是浑身冰凉,不少身躯甚至都开始微微轻颤。

  有意义吗?有价值吗?

  人都是有私心的,都希望死道友不死贫道的,都有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也都清楚什么是弓射出头鸟!

  官绅一体纳税确实是触及了天底下所有免税阶层的核心利益,所以他们不甘,不想屈服,想要反抗,想要裹挟舆论,想要造成天下群潮汹汹,想要凭借大势扭转乾坤!

  但这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要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所有人齐心协力!

  然而现在看来,齐心协力就是个笑话……

  七名副议长虽然只有张璁发声,但其他六位的沉默其实已经表明了态度,朝堂之上,位高权重的大佬似乎已经都选择了妥协,那还怎么玩!

  难不成要死谏!

  死谏要是有用也就算了,可有用吗?看看成为笑柄的陆完……

  翟銮冷冷的看着这一幕,他为这殿中议员感到莫名的悲哀!

  士人免税,说白了就是儒家读书人免税,至于以前庞大的免税团体还有宗室和勋贵,现在呢?

  超过七成的宗室勋贵被弄去了海外,剩下的在大明根本就待不了多久,家族都去了海外,大明的土地难不成还能带走?

  所以土改政策的最大阻力早就没了,还剩下个儒家……

  儒家,现在还有多少纯正的儒家人?

  科举新制,说起来是以儒为基,以杂为辅,可实际上是什么,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心知肚明。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寻常的读书人对抗不了大势,那就只能顺应,顺应的结束就是本来打算坚守的立场被一点点撕裂,儒家的基本盘被一点点蚕食……

  大明的六七品官员还有多少是纯粹的儒家人,七品下的还有没有儒家人!

  几十年之后呢?

  儒家……还有纯正的儒家吗?

  不要忘了,新学读书人哪怕步入仕途都是不享受免税权的!

  如果皇帝选择再过上一些年再对免税田动手,那时候又会是什么局面?

  兄弟齐心,其力断金,天下齐心,可倒海翻江,然而人心怎么可能会齐……

  翟銮之所以会觉得悲哀,是觉得儒家人之愚蠢,觉得他们面对大势,明知不可为还偏要为之,这要是面对家国大义,那么就算慷慨赴义,那还算得上是铁骨铮铮,还能名垂青史,可现在算什么?

  以私利来损国,最终死了,那就算死,最终也只会被钉死在耻辱柱子上面,永世不得翻身。

  多么简单,多么浅显的道理,偏偏这些人就不懂,何其悲哀……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张璁。

  议会上的一切不可能瞒得过皇帝的耳目,那么张璁今日所为,就是来日踏上人臣之巅的基石!

  届时,他又何去何从?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