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四章 川陕通道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任何通航的可能,沿途甚至难以修炼道路,以现在的技术,顶多是效仿古人建设凌空栈道。

  所以从凤翔翻越秦岭抵达双石铺后,接下来想要入川就分为了两条路线。

  一条东线是走勉县入汉中,然后沿宁强县抵达广元,全程陆路,而且需要在汉中绕个弯。

  而另一条则是他们现在所走的西线,虽然也在两当和徽县饶了弯,但往南还有水路之便,而且路程也要更短一些。

  唯一的麻烦除了疏通白水江码头下游的河道外,就只有徽县南部的青泥岭了,李白的那句“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指的就是此地。

  幸好,早在北宋时期,为了避开青泥岭之险,时人就沿着这条白水峡修建了白水路。

  白水峡位于徽县以南约20余公里的位置,东接青泥岭,南通嘉陵江,西连木皮岭,北望徽县城,自宋朝之后,都是陕甘入川的重要通道。

  抗战前夕的《甘肃省建设本刊》曾有记载:“徽白公路起自徽县,终至白水江镇,长36公里,为联甘、川两省水陆运输之通线。

  本路修成即甘、川两省运输交通可由白水镇改道水运,节省汽油畜力,不可胜计。惟沿溪多石方,工程颇为艰巨。

  而本时空的土共当然也有类似的论述,只是稍微换了个说法,这些内容在土共的内部宣传和教育中,都是敞开了跟大家讲的。

  目前的徽白公路因为有了不惜成本的投入,所以很早便可以勉强行车,同时设立在白水江镇的建设指挥部仍在为后续的整修忙碌着。

  不过在收到上级指示后,他们还是派专人接待了范、候等人,再加上昨夜徽县派来的向导,

  这几日范旭冬了解到的信息,大多出自这些人之口,甚至还获得了一些内部宣传资料,结合其亲眼所见的场面,完全可以说不虚此行了。

  “要我讲,这共党还真是深藏不漏,所图非小啊。”望着岸边奔腾的嘉陵江水,以及繁忙中又带着些许秩序的货运码头,范旭冬对侯德傍感叹道。

  而后者也是当即点头表示肯定:“是啊,光是那条观音山轻铁就足以震撼我等了,可这一路过来,如此浩浩荡荡的修路工程,人家居然一声不吭地做完了小半,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侯德傍在前去美国留学之前,主修的其实是铁路工程,曾经还在津浦铁路工地做过一段时间,所以也不算完全没有认识。

  单单看这对人力和物力的动员,怕是就足以打上好几场大仗了,但共党却没有想着立马扩张地盘,而是默默地修路建设,这种精神同样让侯德傍钦佩不已。

  但是范旭冬却比同伴想得更远一些:“不止如此,你可不要忘了,这条嘉陵江在历史上可是能够直通巴渝的,估计以共党现在的实力,清理一番下游的航道也不用费多少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