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六章 两兄弟间的纠葛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条极为艰难的大后期路线,毕竟光是土地革命这一条政策,就足以将当下的绝大多数武装力量挤到自己的对立面上去。

  所以一旦中间的任何过程没能苟住,都有可能导致功亏一篑的后果,这也是为何李润石的农村路线最终能够成功的原因,毕竟其他方案都不如这个能苟,即便如此,期间也出现了不少波折。

  而程刚的外援虽然没有改变大后期的固有模式,但至少在革命最困难的时候给土共吊住了一口气,同时又大为缩短了前期的发育时间,光这两点就足以称得上功德无量了。

  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出于保密考虑,如今的党内知道援助实情的同志屈指可数。

  而中央统一口径宣称的华侨基金则是被视为天方夜谭,甚至就连党内的不少同志都不怎么信,觉得这其实就是个借口,当然因为内部严格的纪律要求,大家顶多在心里头说说。

  所以普遍被国内乃至于国际上认可的猜测,还就只有苏援一项,毕竟苏联人在这方面可是有前科的,不管他们承不承认,这事反正是扣在他们头上了。

  偏偏对于苏联人来说,他们目前最需要的是维持住远东的局面,不让野心勃勃的日本人触动到他们的利益,所以在他们眼中,看似实力雄厚的果党政府,其实要比躲在山沟沟里头的土共更具有投资价值。

  尤其是刚开始红军还只能在根据地积蓄力量,搞点如反会剿、反围剿之类的小打小闹,这就更难以引起苏联的重视了,他们对土共的扶持,其实只能用闲来之笔形容。

  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颇为滑稽的现象,果党对土共恨之入骨,对其背后的苏联也从来不会摆什么好脸色,偏偏后者出于利益考虑还依旧在想办法争取双方的合作,直到最近才逐渐消停下来。

  而在另一边,对于土共这个小弟,苏联则颇有些让其自生自灭的意思,偏偏这个小弟又相当争气,胜仗越大越多,地盘越来越大,让人刮目相看,妥妥的逆袭典范。

  可惜的是,苏联人自己知道自家事,在土共起家的过程当中,他们可从来没有扮演什么决定性的角色。

  更重要的是,莫斯科一直以来都没能把土共背后的那股神秘势力调查清楚,而且自己派去的干部要么被排挤了出来,要么就与他们渐行渐远,这就更让人心生芥蒂。

  于是随着土共的规模越来越大,老大哥心头的疙瘩不仅没有消去,反而有越长越猛的趋势,连带着两兄弟间的关系也变得若即若离了起来。

  至于土共,核心目标当然是推翻果党统治,本来大家以为老大哥肯定会站在自己这边,他们通过程刚拿到的援助就是最强的佐证。

  前些年李利叁搞左倾冒险路线的时候,甚至还设想过把在苏华工组织起来,从蒙古南下支援夏国革命,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