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七章 内与外(上)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攻了。

  这人你可以质疑他处理政治关系的具体能力,也可以质疑他对马列主义的认识水平,但对于一个甘愿抛弃原本的富裕生活,冒着枪林弹雨去战斗的同志,谁也无法质疑他对GC主义的理想和追求。

  所以想要取得这类同志的支持,就必须求同存异,尽量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才有可能做成事,否则光是相互吵架,搞内部斗争,就会耗尽一个组织本就不多的精力。

  这便是整个过程中最为艰难的一步了,既然大家都是打着苏联的旗号,那么为何不能由其他人负责,在没有经历过血淋淋的惨痛教训之前,想要说服其他人可不容易。

  可以说,如果没有程刚的话,这件事是绝对做不成的,让一个本土派出身的干部扛起苏联的大旗,这种显而易见的矛盾就决定了其几乎为零的可行性。

  所以历史上的李润石只能走上一条更为艰辛,代价更大,当然也更有收获的道路。

  当所有理想或投机的干部,被动或主动地扛起大旗,保守或激进地惨遭失败后,面对生与死的抉择,大家就不得不团结在了李润石的周围。

  毫无疑问,那种在生死考验之下形成的政治局面,必然是前所未有,甚至可以说空前绝后的牢固。

  而且在有程刚参与的情况下,或许还能尽可能保住既有的基本盘,使得李润石的威势相比于历史更为强盛。

  但显然的是,不只是程刚,就连李润石自己,也不可能坐视整个组织再次走上这条血与火凝结而成的道路,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哪怕这么做反而可能损害到他们的利益,他们也想要去尝试改变。

  既然历史上那条可以复制参考的路线没法走了,那就只能重新开辟一条新路,要解决这里的核心矛盾,关键就在于话语权的问题。

  留苏派为何能有如此大的威力,在没有任何执政经验,甚至没有半点资历的情况,刚一落脚就能迅速掌握一方大权,其实正是他们的话语权,或者说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解释权。

  掌握了这个权力之后,那么完全可以做到“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而且在被现实打脸之前,任何人都没法改变由这一权力下达出来的决策,同时权力越大,就越是难以质疑。

  好在的是,在外来干部集中涌入中央苏区之前,通过谷田会议等一系列措施,这里已经初步地统一了思想,李润石天然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

  而在程刚的积极准备之下,那些留苏派们想要随随便便夺下权力,也绝不会如同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说到底,对于一个以理想主义者为主要群体的组织,最为紧要的就是理论问题,剩下的带兵打仗、经营政权等等,都可以算作次要考虑的因素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