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三十章 教育大发展_时空过客425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黄工略,程刚在红三军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后面三、四、五这三支同出一枝的部队,还会要继续进行整合,形成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

  同时以程刚为桥梁,全国各处根据地都能建立有机的联系,甚至可以说,这些都是直接绕过申城搭建起来的关系,潜在的实力更加不可忽视。

  只不过就目前而言,那些还是下一阶段才会去做的事情,现在需要关注的,就只有这座被红军占领不久的城市了。

  程刚是三月初回来的,按照习惯,六月份的时候就得再次离开,而且之前因为自己的莽撞,身体的还留下了些许后遗症,这就更需要通过穿越来修补。

  换句话说,他也就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来安排工作,对于一座不大不小的商业城市来说,这点功夫也就将将够起个头而已。

  不过单就程刚的目标来看,一个月已经足够了,他又不打算把这里建设成一个终极堡垒,也没打算在此发展什么轻重工业,又或者搞个什么物资流转中心。

  以目前的国内局势,这些都是不现实的设想,敌强我弱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集庵周边虽不至于说一马平川,但想守住也不是架几座炮台就能解决的。

  至于工商业,既然守不住,那么过多的投资只会变成打水漂,尤其是后者,作为传统型的商业重镇,集庵确实集中了大量财富,并且市面上也流通着各地的物资。

  但这些都不过是无根之萍,一旦金陵那边下死力气封锁,那么不止城内的商人必然一哄而散,原本繁华的市场也会跟着人去楼空。

  而且就现在来说,程刚也不指望能够通过赣江商道将根据地的商品贩卖出去,同时也不需要从外界购买什么物资,无欲无求之下,那些看似充满吸引力的城市,对他来说并不怎么诱人。

  至于内部的消费市场,只要把农村掌握在手,再推行彻底的土改,被解放出来的群众,他们的购买力实际要比那些地主老财庞大得多,而且还不需要经过二道贩子的转手剥削。

  但这并不是说集庵就毫无用处了,毕竟整个集庵县的人口也有五十万,只比省会少了十万,接近申城县的一半(民国的申城县,并非现代意义的直辖市范围)。

  而且这五十万人里,大部分的受教育人口都集中在县城,虽然民国时期受教育率实在低得吓人,但拾掇拾掇,还是能凑到不少的。

  按照赣南的经验,那些在各种作坊、医堂、商铺做工的学徒,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只要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条件,就能迅速拉拢过来。

  再加上本地中小学的教师、学生,若是能争取一部分过来,根据地将会大大缓解原先缺乏人力的局面,这便是程刚的目标。

  只是在这个年代,大部分群众对红军并不了解,十年后知识青年奔延州,二十年后天下无人不通共的盛况,现在还根本没有成形。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自己来干,先把局面打开再说,所以在红军进城之后,由这位程主任牵头打响的宣传战,就这么无声无息地展开了。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