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 安政三年_浪在江户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年纪毕竟还小,气力上不占优势,这样还能算有来有回。

  太一觉得这姐弟俩来江户就是浪费盘缠,彦治郎这水平可能连初选都过不了。

  “怎么样,太一老板,咱们两个也试试手?”阿凛带着两个小尾巴来到门口,笑着对太一说道。

  “哥哥加油!”阿元抱着两把竹刀起哄道。

  正在太一犹豫之际,最近荣升“御前稻荷会”会长的通商屋“二头目”寿太郎,揣着个布包走了过来。

  见太一借公事的理由溜走,阿凛找上了可怜的彦治郎,开始蹂躏自己的弟弟,看得旁边的山口一一愣一愣的。

  ……

  “最近雪大了,营建屋敷和改建仓库的工作可以停停,别出什么事故是最关键的。特别是地库,冬天看不出来,现在施工赶进度,别到了夏天渗水,那可就惨了。”太一接过寿太郎递来的小资料,边看边叮嘱道。

  由于太一一家直接住到了通商屋总店这里,需要对原有的屋舍进行改造。同时,因为稻米、金银钱等储存、流通量都变大了,原有的仓库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再加上要为从各地赶来的帮手需要安排住宿,通商屋便打着幕府的名义,又向奉行所要了块地,启动了大基建计划。直接在比邻码头的位置,圈起了三四十亩地,以木墙与外界隔断,相当于修了个古代版的“保税港区”。

  大震后全江户都在搞基建,木料价格涨了不少,为保证现金流,通商屋还适当加发了些钱引,以支持建设项目。

  如今太一对于账上不断上升的负债数字,已经能够做到泰然处之了,当然不“泰然”也没有办法,通商屋的进项仍然不足以弥补钱引利息支出,这还多亏了有“白狐会”的稻米生意加持,才没有让账目恶化的太厉害。

  一月下旬时,三井家试着发动过一次挤兑,但在发现太一手头现金异常充裕后,很快便偃旗息鼓,重新着手收储钱引。太一对此咬牙切齿,但又没什么很好的办法,毕竟主动权目前在对方手中。

  “这是从清国寄来的信,由鹿先生那边帮忙捎来的。”寿太郎从布包里出去一个信封,上面的火漆还在没被拆封过。

  自从与鹿家有了往来,与天朝方面的书信,太一便不再找习惯性宰客的荷兰商会。与鹿家的合作也开始扩展到丝绸、茶叶、瓷器上,当然通商屋没有零售渠道,主要是做一把中间商,也根本不为挣钱,就是单纯为了交个朋友。

  前些日子,这位鹿剑花先生喜得麒麟儿,太一还帮着一起想名字。听说鹿家祖上可追溯到抗清明臣鹿善继,这位剑花先生又意图“禄明”,太一便取北宋《集韵》中“天色将明”之辞意,选了个“晗”字赠给对方,想来这孩子以后肯定能赚大钱。

  太一拿小刀将信封划开,取出一封长长的信。未来的总领事汤森德·哈里斯来信说,他已经完成了宁波领事馆的交接工作,预计先乘船前往香港,与美国东印度舰队会合后,届时将乘坐东印度舰队的舰船前来岛国。他在信中神秘兮兮的说,到时会给太一捎带来一份礼物,不过同时也提出了一项请求,让太一帮忙联络幕府,他希望能将来到岛国的第一站定在江户,并登城拜访幕府将军。

  “这要求提的,还想让我协调登城,米国老头是真看得起我啊。”太一看过信后有些无语。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