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一章 血战安市_大唐虎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也不得不为他们的安危考虑。

  “来人,给我从西门、南门、北门调兵,三门只留下两千守兵,告诉他们,能够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实在坚持不住便投降唐军,我不怪他们。将余下的所有兵卒都聚集过来,我们从东门突围。”杨万春说着,从怀中取出皂衣头大兄的令牌,递给了身旁的心腹将领滕铭山道:“不管你用什么法子,你想尽一切办法给我混出城去,以此令牌命令高延寿、高惠贞他们部队按兵不动,违令者军法从事!”

  皂衣头大兄是辽东的卫冕之王渊斌之的职位,为了拉拢杨万春,渊盖苏文将这个前五官中仅次于他的军职给了杨万春。

  滕铭山一点也不明白因由,但出于对杨万春的信服,毫不犹豫的领命走了。

  杨万春将城中兵卒都聚集在了一处,面对眼前的万余兵卒,沙哑着嗓音道:“将士们,我杨万春对不住大家,安市城守不住了。我本意图与安市城共存亡,但是你们还年轻,还有大好的前尘,不能因为我的无能跟着我丧命于此。眼下只有一个活的机会,冲出去,冲出东门,我们就有存活的机会。我杨万春以耳代首,待领你们突围之后,再履行诺言,以死谢罪!”

  说着他挥剑将自己的耳朵给割了下来,鲜红的血液顺着伤口留下,将他半张脸都染红了。

  最初他的想法是效仿历史上的曹操以发代首,但是曹操以发代首是有典故的,中国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古人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没有这种说法的民族,常常为了方便,为了避免长虱子玩各种造型,什么地中海双马尾、麻花辫都有。

  高句丽的文化主流源自于中原,但这细节上还是有着差异的。削发根本没有诚意,故而改削发而割耳,也能体现悲壮之气。

  果然在杨万春的带动下,原本就精锐的高句丽兵卒展开了绝地反击,便如《孙子兵法》中记载的一样: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

  杨万春将兵力聚集起来,数量反胜东门的唐军,而且气势如虹。

  张士贵的压力徒然大增。

  罗士信此时此刻正在东门之外,得到杨万春的举动也是一怔,忍不住赞道:“好家伙!真有一手!李总管,我将席君买与捷胜军借给你,你依照计划行事。虎子,你点一千精锐,随我去支援张总管。”说着他不忘对身旁的薛仁贵说了一句,“你跟着我!”

  李道宗与莫虎儿肃然领命。

  薛仁贵也兴奋的高声领命。

  罗士信深深的看了安市城一眼,原本他是打算留下来与李道宗、契苾何力一起对付高延寿、高惠贞的十万大军,将杨万春交给苏定方、张士贵两人对付。

  但是杨万春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难缠,竟然看破了他的最终意图,意图冲东门突围,阻止高延寿、高惠贞浑水摸鱼。

  杨万春果然是一号人物,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罗士信毅然决定亲自对付杨万春……

  此时此刻在他看来,杨万春的威胁甚至大于高延寿、高惠贞以及他们的十万大军。。。(未完待续。。)

  大唐虎贲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