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人臣 · 我不逃_易中天中华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庆郑坐在国都等死。

  导致晋惠公一定要杀庆郑的,是秦晋两国的那场战争。公元前645年,也就是晋国拒绝卖粮食的第二年,熬过了大饥荒的秦国迎来了大丰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草充足的秦军摩拳擦掌,要向晋国讨还公道。夏历九月,秦穆公御驾亲征,率兵伐晋。晋惠公也亲自上阵,迎战秦军。理直气壮的秦军斗志昂扬,乘胜前进,晋军则一败再败,三败而至韩(在今何处有争议)。

  惠公问庆郑:敌军深入我境,怎么办?

  憋了一肚子气的庆郑反唇相讥:这不是君上让他们深入的吗?能怎么办?

  惠公气急败坏,大喝一声:放肆!

  于是拒绝接受占卜的结果,不让庆郑担任他的车右;又不听庆郑劝阻,坚持让郑国出产的小驷马拉车。

  如此固执己见死不改悔的结果,是十四日这天,惠公的战车陷在烂泥里出不来。惠公这才急了,向庆郑呼号求救,庆郑却置之不理。不但不理,还气哼哼地说:刚愎自用,不听忠言,背信弃义,无视占卜,这是自求其败,何必要搭我的车?下臣这辆破车,恐怕不值得君上用来屈尊逃亡。

  后面的细节就不甚了然。我们只知道,当时秦穆公的处境也很危险。晋军这边,已经有一辆战车迎上了穆公,眼看就要俘虏他。但按照《左传》的说法,是因为庆郑在晋惠公这里耽误了,所以穆公得以逃脱。按照《国语》的说法,则是庆郑要那辆战车来救晋惠公,这才放跑了秦穆公。

  总之,秦穆公没事,晋惠公被俘。

  人君不公,人臣不忠,[10]晋惠公的被俘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10]见《荀子·王霸》。

  但后果,却很严重。

  如果就事论事,则晋军的战败,惠公的被俘,庆郑都是有直接责任的。因此,后来晋惠公被释放,即将回国时,就有人建议庆郑逃走。

  庆郑说:我不逃!

  对此,庆郑的说法是这样的:照规矩,军队溃败,就该自杀;主将被俘,就该去死。我庆郑,既害得国君兵败被俘,又没能在兵败之后以身殉国,已经罪不容赦。如果居然还逃亡,让国君失去惩罚罪臣的机会,那就不像人臣了。明明是人臣,又不像人臣,如此“臣而不臣”,还能逃到哪里去?

  于是等着惠公来抓他。

  惠公回国,刚走到城郊,听说庆郑没有逃亡,立即下令将他捉拿归案。

  惠公说:你这罪人,为何不逃?

  庆郑说:为了成全君上。当年君上即位,如果履行诺言,以德报德,国势就不会下降。国势下降后,如果接受劝谏,采纳忠言,战争就不会爆发。战争爆发后,如果起用良将,用兵得当,也不至于战败。现在败都败了,能做的就只剩下诛杀罪人,以谢天下。这个时候,如果还把臣放跑了,怎么保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