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人臣 · 血案早已发生_易中天中华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怀公成为晋君,原本就是历史的误会。

  晋怀公是晋惠公的儿子,晋献公的孙子。晋献公女人多,儿子也多。第一位夫人是贾国的公主,无子。之后,齐姜生申生,狐突的女儿狐姬生重耳,狐姬的妹妹生夷吾,骊姬生奚齐,骊姬的妹妹生卓子。这些女人当中,最有心机的是骊姬。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接班,使尽了阴谋诡计。最后,太子申生被逼自杀,重耳和夷吾先后出走流亡国外,奚齐被立为太子。骊姬,似乎可以得逞。

  可惜人心不服。

  这时的朝廷重臣,是荀息、里克和丕郑。里克原本是支持太子申生的。申生死后,又私底下支持重耳,表面上中立。[5]丕郑,则跟里克一伙。献公和骊姬可以依托的,只有荀息。何况荀息有能力。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导致虞国唇亡齿寒,最后被灭,就是荀息的手笔。

  [5]据《左传·僖公九年》,里克和丕郑支持重耳;但据《国语·晋语二》,他们中立。

  于是晋献公托孤于荀息。

  献公说:这个弱小的孤儿,就拜托给大夫您了。大夫您打算怎么样呢?

  荀息伏地叩首说:下臣将忠贞不二,竭尽全力,效犬马之劳,为股肱之臣。如果成功,那是君上在天之灵的福佑。不成,臣就去死。

  这是庄严的宣誓,当然必须履约。事实上,晋献公死后顶多一个月,里克就发动了兵变,[6]而且事先把情况通报了荀息。里克说:奚齐继位,不得人心。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的旧部,愤怒已经到了沸点。天怒人怨,兵变一触即发,先生打算怎么办?

  [6]晋献公去世,是在鲁僖公九年九月;里克发动兵变,是在同年十月。

  荀息说:我去死!

  里克说:恐怕没什么用吧?如果因为先生的死,那孩子就能安然无恙地继承君位,倒也罢了。如果先生自尽,那孩子照样被废,又何必去死?

  荀息说:在下对先君有承诺,不可言而无信。一个人,既要履行诺言,又想明哲保身,做得到吗?所以,虽然我之死无济于事,但我又能躲到哪里去呢?再说了,每个人都会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在这一点上,请问谁不如我?我自己既然忠贞不二,那么,能拦住别人,不让别人效忠吗?

  里克马上就听明白了,荀息只是要效忠,却未必效力,甚至也无力可效。所谓“我欲无贰,而能谓人已乎”,其实就是不阻拦里克的兵变。这个不阻拦,可以理解为无能为力,也可以理解为尊重里克的效忠。总之,荀息的态度,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各为其主,各尽其责,成败与否,听天由命。

  有了荀息的态度,里克立即动手。这年十月,里克在居丧的茅屋里杀了奚齐,荀息也立即准备自杀。有人说:不如立奚齐的弟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