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三章:风雪卷动天下兵(上)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日西海,漫天的风雪渐有止息之势,然天色已昏,笼罩天地的仍然是无边无际的模糊与浑浊。

  在这片模模糊糊之中,横七竖八的尸体重重叠叠,尸体旁边,吐蕃士兵的方形盾牌、三尖头盔和大唐骑兵的马槊、横刀杂乱地散在一起,被紫红色的冰块冻得粘成了一体,仿佛一群亲密无间的朋友在酣睡。

  无主的战马们则呆呆地停留在主人倒下的位置,除了偶尔嘶鸣一下之外,一直在默默守候,似乎它们的主人还会醒来……

  陇右节度使哥舒翰骑在战马之上,如同万古冰雕一样,冷冷地注视着狼藉一片的战场。

  对于唐军士兵打扫战场的快慢,哥舒翰毫不在意;对于这次遭遇战双方的伤亡比例,亲临一线指挥作战的哥舒翰已经有了直观的印象,并不特别费思量;对于王思礼提出的即刻向长安露布告捷的猴急建议,哥舒翰也自有主张,并不放在心上。

  腊月将尽,哥舒翰为防止临近吐蕃的各守捉因节日松懈战备,故决定率领亲卫牙兵,巡视整个战区。

  一路走来,唐军各据点张弛有度,让哥舒翰十分满意。陇右作为大唐军力最强大的战区之一,士兵气势高昂、训练有素,让深知肩负重担的哥舒翰心里略略踏实了一点。

  哥舒翰知道,这一方面是由于陇右军长期直面吐蕃的巨大压力,在延绵的战争中反复磨砺,如出鞘之利刃、寒气逼人;另一方面,更是得益于王君廓、张忠亮、盖嘉运、皇甫惟明和王忠嗣等历任陇右节度使兢兢业业的操练和打造,才使得陇右军如百炼之镔铁、韧劲十足。

  驻扎在应龙城的神威军为天宝七载(748年)新建,人马将领都是从陇右各军中抽调而来的,运转体制尚不顺畅,本就是哥舒翰此次巡检的重点。

  而神威军兵马使火拔归仁更是个勇猛有余、谋略不足的粗人,故哥舒翰更是不放心。

  没有想到,尚未巡检到应龙城之时,忽遇天降暴雪,延阻了行程。王思礼更是建议哥舒翰就近宿营避避风雪。

  不过,深知应龙城战略地位的哥舒翰坚持继续前进,正好乘风雪肆虐之机,考察神威军的防御状况和军心士气。

  对于任侠江湖多年的哥舒翰而言,这点风雪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麻烦。哥舒翰去年进京觐见圣人的时候,陛下的种种宠遇让四十多岁哥舒翰,在蹉跎多年之后,深切感受到了“机不可失”的迫切感,同时也深深明白了圣人对石堡的志在必得。

  那个时候,哥舒翰由衷庆幸王忠嗣的自我膨胀,给自己创造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若不是王忠嗣恃宠而骄、介入国本之争的话,自己这个突骑施哥舒部出身的夷将,怎么可能熬出头,成为节制一方的封疆大吏。

  在接任陇右节度使的重任之后,哥舒翰立刻将目光放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