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六章:长河冰封胡满川(二)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牢东望战云凝,胡马满川金鼓鸣。

  回纥与吐蕃使团在长安东郊勾心斗角之际,安西四镇节度使兼范阳节度使封常清正伫立武牢雄关之上,向东俯视连绵营帐、似海旌旗。

  “安贼真劲敌也!某本打算整饬东都兵马渡河北上,于安贼决战于相、滑之地,以免战火殃及洛阳。孰料叛军迅疾如风,河北道北部为范阳军辖区,各州郡慑其淫威,多不战而降;相州、陈留、滑州等地与安贼素无瓜葛,守军竭力反抗,也不过稍微延迟叛军步伐。才不过一个多月光景,安贼已逼近武牢关,叛军偏师也杀入怀州,猛攻河阳城。”

  其实早在陕州驱逐曳落河时,封常清已意识到叛军军容齐整、弓马娴熟,不可等闲视之。但他当时还心存一丝侥幸,想着曳落河个个都是千里挑一的精兵,叛军大部当不会如此凶悍。如今亲眼看到整齐如一的营寨、剽悍迅捷的斥候,封常清不得不痛苦承认,范阳叛军的战力绝不在安西军之下。

  “高节帅,莫非某选错了?”封常清忍不住向西远眺,他相信,镇守潼关的高仙芝一定正在沙盘前推演关东战局。

  十一月十五日圣人召集重臣廷议如何平叛时,封常清本可选择更为轻松的差遣。无论留在长安为圣人出谋划策、还是跟随盛王赴华州大营参赞军机、或者与高仙芝一起坐镇潼关,都比来洛阳招募兵马,直面叛军兵锋容易得多。

  当时封常清面前貌似有无数条选择,但他心里清楚,其实自己别无选择。

  博览群书、饱经世故的封常清深知,除非像安禄山一样大逆不道、起兵谋反,否则所有臣子的荣辱沉浮,皆系于天子一人。故而为人臣者一举一动,均须深思熟虑,以博圣人之欢心。

  当前圣人最在意者何也?平定叛乱?天子当然忧心战事,急于剪除辜负圣恩的安禄山。然而,帝王之心如渊似海、深不可测,绝不会吹毛数睫,斤斤计较于眼前之战局。

  封常清远在安西,却知三年来圣人念念不忘者,唯换嫡而已。东宫坐大、君王不安,扶幼铲强、圣人释然。

  近年来霨郎君在长安推出将入相、编飞龙禁军、分安禄山之权,看似长袖善舞,然究其本源,皆因有意无意暗合圣人幽深心思,方得施展。譬如削安禄山平卢节度使之职,若非圣人有心借此为盛王谋遥领边镇之权,即便霨郎君有通天手段,也未必能动安禄山分毫。

  而今安禄山托名“清君侧”兴兵作乱,圣人的心思却依然在东宫更迭之上。平叛廷议时,自以为有“先见之明”的杨国忠最先跳出,乞请圣人敕封盛王为天下兵马元帅,统管平叛事宜;倚老卖老的陈.希烈应声附和,心若明镜的高力士低头不语;卓尔不群的王正见冷眼旁观,踌躇不定的张均欲语还休;高仙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