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二章:坐论何如起而行(一)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月初的长安,正是春风荡荡鸟语花香的大好时节。宽阔的街道上,随处可见骑马乘车兴致勃勃前往曲江池或城外踏青的人流。

  喜气洋洋的气氛与春风揉在一起,充塞着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东西二市。虽有恶钱禁令等烦心事,可昂扬于天地间的春意还是令人倍感惬意。

  可春光再好,也无法让所有人都喜笑颜开。素叶居火锅店的大堂里,形容憔悴愤愤不平的卢杞正一杯接一杯地向嘴里灌酒,丝毫不曾留意槛外的美景。

  此刻还不到午时,大堂里的客人并不多,因而卢杞怪异的举止愈发引人注目。

  跟随卢杞而来的几名家仆本想拽他回客栈,却被他斥退,只好无奈坐在一旁,静等卢杞喝醉,然后带他回去。

  “我竟然没有考中?”无数杯黄酒下肚,卢杞的神智渐而有些恍惚:“诗赋我虽不精熟,可也眼。五道时策答得并不差,帖经更是我的强项。考前与各地士子切磋,觉得自己怎么也能考中前十名。而今录取二十七个人,怎么会没有我呢?”

  卢杞出身五姓七望中的范阳卢氏,其祖父卢怀慎曾在开元年间与姚崇一同拜相。由于姚崇为人强硬,也更得圣人宠信,卢怀慎无论遇见大小政务都不置可否,只待姚崇决定后才附和几句,因而被世人讥笑为“伴食宰相”。

  如今朝野论及陈.希烈时,也多将之比为卢怀慎。此事让卢杞十分难堪,以至于他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绝不会在别人面前提及祖父。

  卢杞的父亲卢弈以门荫入仕,官至东都御史中丞。则天大帝时,东都洛阳力压长安成为帝国之神都,设置有一套完整的官署,那时东都的御史中丞可谓位高权重。

  即便到了开元初年,因渭河曲折淤浅,不便漕运,江淮的租庸调.经常无法按时转运到长安,逼得圣人不得不多次率领朝堂中枢移居洛阳,东都的一干衙门也因此风光一时。

  可从开元二十四年以来,圣人厌倦东西奔波,再也不愿将朝堂搬迁到洛阳去了。对东都而言,雪上加霜的是,韦坚在担任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期间,征调了数万民工,在咸阳以东开凿出一条与渭水平行的渠道,打通了漕运瓶颈,使江淮载货之船舶能够直达长安城外的广运潭。自此之后,东都的留守衙门一落千丈,沦为安置闲人之所在。从卢杞记事起,父亲就整日无所事事,没有多少政务需要处理。

  大约是沦为闲官的缘故,卢杞的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格外上心,也十分严苛。在洛阳时,卢杞从不敢如此猛烈地喝酒。

  在酒精的刺激下,卢杞双颊发热满脸通红,青色的胎记如同潜伏在岩浆中的妖蛇,被衬托得愈发狰狞。

  “苍天啊!你为何待某如此刻薄!”醉眼惺忪的卢杞仍然能够察觉到来自他人的厌恶目光。他恨自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