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大食铁骑绕坚城(一)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无论如何拼命忙碌、如何废寝忘食,他只要一闭上眼睛,脑海就会浮现出妹妹的身影。

  他忘不了,妹妹依然困在北庭都护府中,沦为侍奉他人的婢女;他忘不了,是妹妹牺牲了自由和幸福,才将他从庭州城中救出;他忘不了,自己在庭州城外对光明神所许下的誓言,要带十万大军,救妹妹于水火……

  国破家亡之后,阿伊腾格娜已经成了忽都鲁唯一的情感寄托。而天地不仁,命运也总是如此作弄人,非要让他和妹妹天各一方、东西不见如参商。

  因此,妹妹的音容笑貌和一言一行,总是时不时地在忽都鲁的心中闪现。

  此刻,望着数千族人消散在由大食人、波斯人和粟特人组成的人海中,忽都鲁不免有些心惊肉跳,心中自然而然就蹦出了妹妹说过的话。

  和呼罗珊骑兵相处久了之后,忽都鲁对大食人东扩的野心有了更深的认知。他逐渐认识到,和唐人相比,大食人对外扩张的冲动要强烈得多。

  大食人的心中似乎澎湃着神圣的使命感,恨不得让目光所及的所有土地以及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都皈依他们的信仰。

  因此,大食人屡次东进,都要求昭武九姓改宗换教。当年昭武九姓之所以选择跟随突骑施汗国抵御大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愿意放弃祆教信仰。

  而唐人对河中诸族的信仰则要宽容得多,在唐人眼里,附属各部族信仰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尊重大唐的宗主国地位、服从大唐所确定的规则和秩序即可。至于你是信仰祆教、佛教、景教还是其他什么教,唐人根本不予干涉和约束。

  忽都鲁想到,父汗和妹妹都曾经说过,唐人在信仰上之所以宽容,根源在于他们是以儒学治国。而儒学提倡的是“君子和而不同”、“敬鬼神而远之”……

  对比了大食和唐人的异同之后,忽都鲁渐而理解,妹妹为何反复叮嘱,期望突骑施人能够重新成为大唐的藩属。在信仰宽容上,唐人确实要胜于大食。

  可是,唐人远在千里之外、大食兵锋却近在咫尺。更为重要的是,对忽都鲁而言,唐军是导致一切悲剧产生的根源,是逼死父汗的凶手和囚禁妹妹的罪人。此时此刻,忽都鲁胸中满满都是对唐人的愤怒和仇恨!

  至于重新成为唐人的鹰犬、屈膝在天可汗面前,忽都鲁根本不曾考虑过。他虽然理解妹妹的苦心,却绝不愿意重蹈过去的覆辙。

  当然,对于大食人,忽都鲁此刻也保留着一份警惕。

  那日在碎叶城北遭遇葛逻禄骑兵追击时,忽都鲁和穆台阿失散了。

  忽都鲁当时曾十分担心穆台阿,既担心他被葛逻禄人杀死,又担心他遭受谋剌黑山的酷刑。

  可数日之后,忽都鲁正率领苏鲁克等人向西逃脱,却见毫发无伤的穆台阿从后面追上了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