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六章:见微知著论治边(三)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匈奴单于抓到李陵后,十分敬重他的勇气和才能,将女儿嫁给他,立他为右校王,并将极北之地分封给他。李陵的后人和他们所统辖的极北之民,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部族,延绵至今,便是黠戛斯。

  “小郎君,你怎么看李陵投降匈奴之举呢?”王霨给阿史那霄云解说黠戛斯源流之时,阿伊腾格娜一直静静地站在后面侧耳倾听。王霨讲完后,阿史那霄云仍沉浸在如斯传奇中,阿伊腾格娜已问出了一个非常刁钻的问题。

  “以五千步兵战八万骑兵,杀伤之敌远超所损,名将也!弹尽粮绝、身后无援、力竭被俘,非战之罪也!为敌所礼遇,为母国所抛弃,仍不愿挥兵南下故土,义士也!统御有方,心怀华夏,于极北之地传承汉家之文明,英雄也!为时运所困,屈膝匈奴,又如何能损其英名呢?”王霨感慨道!

  前世读《史记》时,王霨就非常欣赏李陵之英勇、同情其之遭遇,也特别厌恶汉武帝晚年的刚愎自用、任人唯亲。

  穿越之后,王霨在碎叶大战后发现,原来在大唐还存在李陵的后裔,令他特别惊喜。故而,在回到庭州后,王霨查阅了大量史书、也向杜环请教了多次,终于把黠戛斯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了。

  弄明白黠戛斯人与李陵间的关系后,王霨忽然想起,前世曾看过一个帖子,说吉尔吉斯人是李陵的后裔。当时网上争议很大,王霨也以为帖子是信口胡编的,便一笑置之。

  而亲眼见到黠戛斯人后,王霨想起前世的帖子内容,才明白并非是空穴来风。只不过,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李陵后裔的血脉逐渐被稀释了,古老相传的传奇也湮没在残酷的草原争斗中了……

  “北方五里处发现大队骑兵!此刻正在安营扎寨。”唐军斥候在杜环军帐里的高喝让王霨一惊。

  “大队骑兵?哪里来的大队骑兵?”王霨急忙奔回了军帐之中。

  “莫非是回纥人?”宽大的帐篷内,杜环显然比王霨冷静地多,朗声问道。

  “应该是!我们远远瞧了几眼,从服饰看,像是回纥人。火长命我先来通报情况。其他弟兄还在那里盯着,估计很快就会有新的消息。”斥候气喘吁吁地说道。

  “你先下去休息会儿。”杜环将斥候送出了营帐后,皱眉自言自语道:“约定了在弓月城南汇合,回纥人既然到了,为什么不直接靠过来?”

  “报!杜判官,回纥王子叶斛即将前来拜见王都护!一刻钟左右就会抵达大营。”正在凝思的杜环尚未坐定,又一名斥候疾驰而来,大声报道。

  杜环一听,急忙向王正见的中军大帐赶去。王霨听到回纥人来访,十分好奇,就一溜烟地跟了过去。

  卷发浓眉的叶斛王子踏进大帐时,王霨躲在杜环身后,认真打量着这位在唐史中留有浓重一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