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2 第一二二章_春如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国内乱不断。濮阳明白她的意思,一国倘使国政动荡,便无力与外开战,到时,魏也好,宋也好,都可在齐上撕下一块肉来。

  魏国一直未曾对齐宋用兵,一个极为要紧的缘由便是大江阻隔,中原大军不善水战,难以渡江。若能在南地占据一块地,将来出兵,便容易多了。

  濮阳喜道:“先遣使访齐,再派人去游说宋帝,齐国几位皇子,各怀心思,各据势力,我派人点一把火,齐帝驾崩之日,便是齐国内乱起之时。”

  卫秀点了点头,微微笑了笑:“朝中也当准备起来了。”她说罢,顿了顿,又道,“可惜了齐国那位废太子,若是他在,咱们便无隙可乘了。”

  濮阳也想到前世,那位废太子登基后的作为,颇为赞同:“他能即位,想是一雄主。”

  “二十年内,大魏难以渡江。”卫秀也道。

  她能说得这般笃定,可见是花过心思去研究废太子事迹的。濮阳顿时酸得牙都倒了,似笑非笑地望着卫秀道:“看来阿秀对此人,颇为赞赏。”

  卫秀端起茶盅,笑意深深地望着濮阳:“确是有些赞赏,只是不及我待七娘之倾慕。”

  濮阳猝不及防,呆了片刻,脸颊渐渐就红了,口上还强自镇定:“我自是知阿秀心意的。”眼中的笑意却是掩都掩不住,望向卫秀的眼神中,满是欢喜。

  卫秀心中也跟着欢喜起来,若只是这样一句言语,便可使七娘高兴,她为何,要吝啬言辞?

  隔日,濮阳便召了丞相、骠骑将军与户部尚书三位重臣来密商使齐之事。

  国之大事,并非卫秀与濮阳说了,便作数的,濮阳还需与大臣商议,商定了,方能颁布下去,分派差使,其中又涉及吏治,极为复杂繁琐。

  丞相与骠骑将军皆颇振奋,显出跃跃欲试来,户部尚书倒是迟疑不定:“国库钱财,怕是不足。”

  骠骑将军一拧眉:“年年赋税入库,却不见什么用度,怎地又不足了?”

  濮阳与先帝一般,继位之后,既不修宫殿,也不修陵寝,更别说其他劳民伤财之事,国中这两年也算是安稳,朝中又是吏治清明,这时再言国库不足,丞相也不高兴了。

  户部尚书忙细细与皇帝奏禀:“若只一两仗,我大魏自是不惧,打上三五年,也动不了根本,然而,若长久打下去,便是府库外溢,也经不起消耗啊。”

  户部尚书怕的是一战不定,一而再,再而三。

  齐宋两国,再是虚,也有根基在,三五年是定不了的。

  骠骑将军大是不悦:“依尚书所言,干脆什么都不做,将粟米钱财堆在库中生虫……”

  丞相皱眉,瞥了他一眼。将军愤愤忍住了,没再往下说。

  濮阳看了他三人态度,心中也大致有数,与三人道:“事关重大,户部不妨去将近些年收支整理了,呈与朕看看。丞相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