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第一零四章_春如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女帝即位,高皇帝的两位皇子势必地位尴尬。

  汉王萧缘,年十五,滕王萧绽,年十三。前有四位兄长夺位,后有侄儿不甘寂寞,兼之这二位皇子也是闷不吭声的性子,朝中便少有人将目光落在他们身上,以致他们封王开府之后,依旧是默默无闻的境地。

  萧德文若得长久在位,他们无碍,兄长们有一胜出,他们也可富贵一生。奈何造化弄人,晋王逼宫,赵王等附逆,濮阳顺应时势,登基称帝,汉王滕王也跟着凸显出来,站到了风尖浪口。

  卫秀凝神细思。

  二王若不好生处置,恐将酿成大患。即便他们一生安分,也多得是人借他们的名头生事。这是不能禁绝的,濮阳即位,多得是不服的人。

  几上有盏,盏中茶已凉。

  卫秀不发一语,兀自思索投入。

  宫人又端上新茶来,换去了凉透的旧盏。濮阳端起,送到卫秀手边,卫秀无意识地接过,犹在深思。

  庭院中绿意盎然,浓荫蔼蔼,就着日头和煦,绿意森森,也不显尖锐。庭院布局必是出自大家之手,树与草与花相映成趣,偶有宫人经过,也不来相扰,只远远低身行礼,便无声无息地消失。

  宫宇一贯是喧嚣的,笑声哭声,阴谋阳谋,功名利禄,无处不在,然而此处却是宁静。卫秀乃恬淡之人,恬淡之人总爱清静。

  此刻,她眉眼低垂,蜷长的睫毛几乎要在她眼底留下阴影。她思索入神,好似忘了身在何处。

  濮阳越加希冀,她端起茶盏,饮一口,又放回原处,过一会儿,又端起,又放回,如此再三,卫秀总算开口。

  “我以为,与其留他们在京,不如放他们之国。”卫秀斟酌道。

  留京与就藩,卫秀仔细比对了一番。留在京师,放在眼皮底下,固然便于收拾,但濮阳势必不能随意处置他们,天下悠悠众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卫秀也不愿濮阳留下一个戕害手足的名声。何况,京中纷争不断,汉王滕王在京多年,再是默默无争,也少不了几家姻亲、近友,要想串联也方便得很。他们与前四王不同,赵王几个经营日久,地方上也有人脉,汉王滕王是没有的,放到地方,无异于使他们与世隔绝,再令地方官加以管束监看,他们插翅难逃。

  再则,将来数年,怕是少不了乱兵,公主为帝,总有宵小以为有违天伦,欲趁机作乱的。汉王、滕王便是上佳的旗帜,京师严密,地方疏松。与其防堵,不如与他们线可趁之机,一旦有逆臣联络二王,便是罪证,到时陛下再处置他们,便是名正言顺,杀也好、囚也罢,都是顺理成章。

  卫秀还是以为,后患无穷,难以收拾,若能不留后患,尽量还是不要留下后患。

  她说罢,望向濮阳,也是想听听她的见解。濮阳眼中像有光芒下坠,黑暗在蔓延,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