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利义满闻言,便继续问道:“如此看来,天皇陛下是要答应大明的条约了。”

  后小松天皇继续道:“大明势大,依仗火器之力,我军完全无法与正面对抗。”

  “便是坚若磐石的城墙,在明军的火炮之下,也是顷刻间瓦解破碎,无可有抵抗之力。”

  “倘若我国能寻找大明火器之法,必当可以战胜明军,只是明军防范甚严,如今即便是得到些许火器,也无法进行彷制。”

  “现如今大明占据我国六国,高丽占据两国,九州岛大半落入他人之手,又值十月收割,九州岛产粮势必会被明军收走。”

  后小松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堆,对于现在的情势多方指点,暗中表明现在的倭国已然没有办法可言,但就是不正面去回答足利义满的问题。

  意思就是很明显了,反正我不说,要说就你说。

  你要是不说,那咱们就先拖着吧,看是你着急,还是我着急。

  这倭国天下,真正归于天皇一系的,也不过是以寺庙为主,各地的守护大名,名义上是效忠天皇,实际上便是足利义满的命令,也选择可听可不听。

  足利义满也明白,虽然天皇没有什么权势可言,但自己强迫他开口,也没有什么意义。

  反正,签订条约是必然要盖上天皇印玺的。

  足利义满看了看朝廷上根本没有发言意向的群臣,便就开口说道:

  “时值我倭国为难之际,大明高丽双双侵入我国,明军有火器相助,我国武士如何能以血肉之躯抵抗。”

  “中原王朝有句老话,祸兮福所倚,目前对我倭国来说,看似是一个巨大的危机,实际上也包含了很多机会。”

  “当大明驻军在九州岛后,必然会加强我国与大明之间的联系,现在的大明,至少在朝贡贸易上,我国可以获取到不少利润。”

  “况且在此之后,我倭人亦是可名正言顺行于大明,那火器之秘,终有一天会在我倭国内诞生。”

  “至此,诸君共勉!”

  最后的足利义满起身,对着群臣遥遥作揖。

  这番说法和动作,带着浓重的悲伤还有对未来坚持的憧憬,顿时就取得了在场所有的大臣的好感。

  后小松天皇见此,眼底闪过深深的忌惮还有无力。

  在此之后,便就是由后小松天皇拿出玉玺,在朝廷众多群臣的见证下,于国书上书写好投效的条件,然后盖上印章。

  这份国书,将会被特派的使臣,由大量的武士伴随,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大明京师。

  对于倭国来说,自然是越快越好。

  时间上越快,也就代表着战争结束得更快,九州岛的百姓,也能早些回归。

  目前是八月底,就看能不能在十月中的时候,赶上回收一些水稻了。

  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日。

  奉天殿上,朱英站在金銮殿上,侧后方是端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章。

  下方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