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6章:朱元璋对沐家的信任_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少边穷的云南戍边,跟西南地区各族蛮夷作战,沐英没有一句怨言,始终保卫着大明江山的西南疆土。

  沐英在西南鞠躬尽瘁,多次平定少数民族的叛乱,朱元璋道:自汝在镇,吾无西南之忧矣。

  沐英时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他虽然人在西南,但是非常感谢朱元璋和马皇后对他的救命和提携之恩。

  一旦打了胜仗,收获了一些战利品或者一些土特产,就会挑选一些上乘的礼品送给朱元璋,以报答朱元璋的恩德。

  沐英世代镇守云南,其实也是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

  云南离京师较远,且少数民族众多,又临近番邦,蛇虫鼠蚁、地形崎岖、瘴气弥漫,这一切不利条件都限制了大明中央对云南进行编户齐民。

  所以在云南治理上,朱元璋犯了难。

  其实在拿下云南的洪武十五年,同内地一样,云南设立了布政使司和卫所,但效果不佳。

  云南版籍被地方土司藏匿起来,地方土司完全不买布政使的帐。

  加上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土司叛乱事件,驻扎云南的明军东征西讨,疲于奔命,朱元璋被迫重新思考云南的统治。

  洪武十六年,经过一年多的酝酿,朱元璋终于做出了选派“名臣重望者”镇守云南的决策。

  自此该项政策成了有明一代不曾变过的国策。

  “名臣”是谁?

  当时云南的三大将是傅友德、蓝玉、沐英。

  从亲近程度上,只能是朱元璋的义子沐英,因为一旦选外人镇守天高皇帝远的云南,很容易发展成分裂势力。

  以朱元璋猜忌多疑的性子,不管是谁,绝对无法安心,也就唯有沐英了。

  所以当年朱元璋就将傅友德、蓝玉二将召回,明确让沐英镇守云南。

  自洪武十六年,沐英正式“镇守云南”开始,明朝在云南的体系实际发生了大变动,虽然布政使司还存在,但最高权威变成了将军沐英,实际就是军管云南。

  沐英是云南地方最高权威,有一切行政决定权,驻扎各府县的将领也能干涉地方行政。

  这其实跟土皇帝已经没了两样。

  即便是京师的监察御史过去,也只能是看着沐英的脸色行事。

  这等权威,除开太子朱标外。

  即便是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甚至是燕王朱棣,都远远没有达到这般的信任程度。

  这可是一省之地,且云南面积本就很大。

  洪武十九年,沐英上书请求屯田云南,其屯田政策是三戍七屯、且戍且屯,屯田范围遍及云南各地,以屯田兵充当镇压力量。

  这么一搞,既可以让明军自给自足,又加强了本地的镇压能力。

  此举赢得了朱元璋的连连称赞,说屯田可以“紓民力,足兵食,边防之计莫善于此”。

  屯田制遂在云南广泛实行起来,也正是此举让朱元璋觉得沐英这小子能成事,就更放心让他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