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七章 新世界协议_群星军火畅销万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就是在集团链接的世界多到难以掌控之前,可以成体系地为新出现的世界制定开发计划。

  一颗星球所能蕴含的所有财富都将被全知全能的新世界协议合理分配,打个比方说,当一批钢材还在以铁水的形式从炼钢厂高耸的熔炉中流淌而出时,它们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

  是被送到哪座工厂的哪条生产线,是变成战争机器人的零部件还是一些不起眼的日用品,都会被纳入到统一的管理和调度中去。所有的资源都由新世界协议和有关部门负责调度,而不再由所谓的自由市场和看不见的大手。

  也许对一个国家,一片大陆实行这样的制度难度还不算离谱,但当计划实施的主体被换成了一整颗星球和生活其上的数十亿上百亿人类或外星异族,难度就有些高了。

  并且在大规模地收购和吞并企业以及独立国家之前,对星球自然环境的改良也被纳入了新世界协议的管理范围中。

  在还未制订完毕第一版的新世界协议中就提到了集团需要以下六项技术以更好地开发星球。

  通过编目分类,基因测序以及用计算机模拟植物生态体系,配合基因编辑与传播机理,集团工程部将由能力按照需求和喜好改造植物群落的选择性脱叶剂技术。

  应用先进水力压裂技术,化学工程以及液压管理科技,将通常需要数百万年时间的土壤沉积过程压缩到短短十几年乃至几年,足以将贫瘠地层化为肥沃表层土,将死亡沙漠与荒凉戈壁改造为生态绿洲的土壤修复技术。

  集团正在极乐空间世界进行的美索不达米亚城市走廊建设以及撒哈拉水利工程就是以上两项技术的首次实战。虽然还不成熟,但相信工程完成之后,集团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会对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产生全新的看法。

  而剩余四项技术的科技含量以及价值更是一项比一项高。

  通过模块化引水渠,水泵站,化学整治装置以及自动土壤压缩机的配合协调,让集团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垦沼地的异种水力掌控技术。

  对星球地下空间以及空洞进行探索,开发以及建造,让集团能大幅增加星球可居住空间的地下殖民技术。

  利用超级计算机,传感器网络以及遍布四海的观测站,让集团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洋流进行控制的海洋生态管理技术。

  最后压轴则是以目前的集团科技水平最难实现,但成功后也是收益最高的气候控制网络技术。

  利用部署在低轨道的轨道折射镜以及遮蔽装置系统,集团将有能力对星球上任何地点的环境进行短暂或永久性的改造,甚至还能开发出传说中的天气武器,将闪电雷暴和龙卷风沙尘暴等作为一种对地攻击的手段。

  正是这六项环境改造技术以及对星球可利用面积进行区划分割的星球区划理念,对资源的统合利用理念共同编织出了群星集团第一版新世界协议的框架,第一次让杨天易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科技改变生活。

  而在科研部一些激进科学家的设想下,也许第二版的新世界协议就可以将科幻作品中才会出现的大气过滤,地表重塑等等技术加入进去。不过杨天易认为即便再怎么乐观,这些技术估计也得放到第三版里。

  随着身下的座椅一阵轻微震动,耳边黑鹰直升机引擎和螺旋桨的轰鸣声戛然而止,杨天易意识到自己已经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他的老朋友尤里-奥洛夫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搞的一个小型军火展销会,在会上他将众多通过各种途径弄来的军火武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自由商人”们展示并出售。

  在群星安保公司雇佣军的出面下,贝鲁特市政府也乐得拿着不菲的场地租借费用装聋作哑,对外国军火商们的频繁露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