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六章 你来瞎凑什么热闹?_带着名将混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这句话说的乃是伊尹为臣之道,应当上辅天子,下济黎庶。群臣当一心以事君,如此政事方能为善。这里的一心,就是一德的意思。”

  蔡邕耐心地向董卓阐述着自己的思想,他的声音淳厚而温润,丝毫没因长篇大论而变得枯涩。这一刻,面对着世人皆畏之如虎的董卓,他只觉得看到了一位全身心为汉室的赤臣。

  “此言出自《咸有一德》之章,其中一句为上为下,便是《咸有一德》的要旨精秘所在。董公若想上辅天子,下济黎庶,自当效伊尹之行,如此方可天下归心,海内宴清。”

  蔡邕的声音还在继续,董卓的专注亦然没有分散。说实话,董卓对于这些佶屈聱牙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但就如一千人就有一千哈姆雷特一般,董卓从蔡邕的讲述当中,还是听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夺权的方式!

  他记得十几天前,一个年轻人也曾对他提及过伊尹这个人。

  只不过,那个年轻人比蔡邕更犀利、更直接,他甚至更说过,无论周公、伊尹还是霍光,其实同王莽都是一样的。他们当政之时,都是绝对的权臣。都能令群臣俯首,顺行自己的意志。

  之所以结局不同,无非成王败寇而已。

  而他董卓如今要做的,其实就是这样的权臣。顺着这样的观点解读,董卓这等边塞武夫,竟觉得自己从儒家经典中学到了不少。

  然而,就在董卓沉浸在自己的文海当中时,一声凄厉的嚎叫犹如夜枭啼哭,一下将他惊了起来。

  “叔父,你可要为侄儿做主啊!”路上还被随从搀扶的董璜,一看到董卓当即就跌跌撞撞地走进了大堂,嚎了一声就放声大哭,似乎受尽了人间的苦难。

  董卓被人惊扰,气怒之下便想杀人。可一看到自己的亲侄儿竟然口吐鲜血、浑身乌青,狼狈到了极致,一时间他的怒火更加忿旺,恨不得当即将敢如此殴打他侄儿的凶手斩成肉酱。

  然而,就在他动怒之时,余光却瞟到了那坐而论道的蔡邕。

  他看到蔡邕那般有雅量的大儒,竟然眉头轻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一抹不屑和厌恶之色。

  董卓生性粗野,平日原本不会注意也不会在意这些。可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他正一心扑在自己的宏图大业上,心之所念,自然便更加关注许多。加之他听从伍琼、周毖之言,欲礼贤下士尽收士人之望,自然更在意蔡邕这等大儒的一举一动。

  这一关注,令董卓立时便明白蔡邕这是在鄙夷自己武人的粗鲁暴躁之气,更厌恶董璜如此搅扰了蔡邕的讲学。

  故此,董卓也极为难得地先压制了自己的火气,转而训斥董璜道:“有事慢慢说,如此哭嚎惨叫,成何体统!况且你乃军中之将,如此不堪,岂非败坏军威?”

  正准备痛诉何咸罪行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