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章 自建院线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的胶片幕布放映系统,而是根据被香港时光院线一样,采用数字化放映系统,我们认为这将是未来的趋势。

  第一批影院数量,我们计划在全国建设500个左右,银幕数量大约在2000左右,形成连锁影院院线,既为我们自己的影视公司服务,也会为其他电影厂服务。”

  赵一当然不会承认这个计划是早就考虑好的,显得好像自己在算计他们一样。

  根据赵一的叙述,现场很多人都变了脸色,特别是影院方,他们没有想到,赵一的第一批计划,就准备新增的银幕数量这么多,如果建成后,会和他们形成很激烈的竞争关系。

  但是这次改革的阻力大部分都来自影院方,会议的目的就是针对他们,之前他们不同意改革方案,那么这次赵一算是抄了他们的后路了。

  这个方案虽然在会议现场没有当场通过,但是从现场收集的意见来看,情况是乐观的,大部分是持支持态度的。

  会议结束之后,赵一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去了青柠娱乐公司,走进公司办公大楼,里面已经是人来人往了。

  经过5个月的时间,钱志远按照赵一的规划,现在各个部门已经都建立了起来,特别是编剧部,现在已经有100多号人,这种现象在全国也是独树一帜了。

  现在国内很多电影制片厂都没有专门的编剧部门,很多都是导演拿到一本小说,然后就邀请几个文人自己改变成剧本,这样的创作方式现在是国内制片行业的主流。

  而青柠娱乐公司,早先也是准备按照这种方式,后来赵一在写《盘古传》剧本的时候,突然灵感,和钱志远交流后,决定公司采用制片人负责制+编剧中心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彻底的将电影工业化。

  赵一来到青柠娱乐公司后,随便看了看,然后就去了钱志远的办公室,进入办公室后,钱志远并没有出现意外的神情,今天他去参加改革会议的事情和钱志远说过,这次过来肯定是已经参加完了会议,有什么事情和自己交代。

  双方重新落座后,赵一说道:“我对这次会议还是比较乐观的,也许不需要多久,我们自建院线就可以通过了,你这边也要开始行动了。”

  “好的,我这边会安排人员专门负责此事,只是这个院线的管理,准备按照什么形式?”钱志远问道。

  听到钱志远的话,赵一也思考了一下,本来他就是简单地将这个院线挂在青柠娱乐公司旗下即可,但是这条院线也不是仅仅播放青柠娱乐公司的影片,国内其他制片厂的影片也是可以在这个院线上映的。

  如果不分开,会不会给外界一种不好的感觉,特别是如果拒绝了一些质量不好的影片后,会不会被成为攻击的目标,说是青柠娱乐公司故意的,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那这样,院线我会单独成立一家院线公司,这样可以避免你们公司成为众矢之的的可能。”赵一思考后,还是决定将院线和青柠娱乐公司分开,这样对双方都有利,院线公司可以获得更大的自主性,青柠娱乐公司既避免了人员臃肿,也避免了成为攻击的靶子。

  钱志远显然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不然也不会有此一问,听见赵一这么说,他说道:“这样挺好的,我们青柠娱乐公司可以更专注于影视制作领域。”

  从这方面看,钱志远这个人不是一个特别贪权的人,要知道建立一家覆盖全国的院线,不管是投资额还是人员都是很庞大的,赵一打算将这个院线下沉到县级。

  全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334个地级行政区,2876个县级行政区(按照现在的规划,历史数据难于考据),院线最终可能达到的规模会是非常庞大的,整个计划最终可能形成一家拥有4000多家影院的院线,拥有屏幕数预计可以达到10000块以上。

  当然这是最终的规划,现在可能用不到这么多,但是赵一还是希望在1990年前将这个计划完成,前期计划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建设院线。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