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章 县试开始_红楼之公子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嫌,贾琮是可以理解的,封建女人是弱势群体,不是吗?再者说,他也想过,万一秦师姐再次嫁人了呢?

  每每有此想法,贾琮便会觉得若有所失,这和他前世缺少父爱母爱有关,这个时候他发现一点:自己还是把她当师姐多一点,但秦师姐那一颦一笑的袅娜风情、音容笑貌,他确实也心动过。

  然而,他克制这种想法,是因为目前的年龄问题,还有其他的更多问题,也不知道人家秦师姐怎么看自己呢?

  对自己曾经辈分上的堂侄儿媳妇心动?那不是畜生吗?和贾珍、朱熹有什么区别?

  所以呢?无耻?自私?不要脸?确实有。

  有就是有,没必要做道貌岸然、欲盖弥彰的伪君子,伪君子是真的恶心,令人作呕,啊呸!

  贾琮有一个优点就是:他敢于直视他的内心。

  ……

  抛掉那些鄙视自己的想法,贾琮、秦钟先去宛平县衙的礼房,填写亲供。

  所谓亲供,就是一个证明,确保家世清白,不是娼、优、皂、隶、贱民之流,这些人不能考试。并填写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履历、入仕情况等,确保不是冒名、匿籍,以及相貌、肤色、脸庞轮廓等等。

  另外,参加童试(县试、府试、院试),必须五童互保,称为互结,一旦发生作弊等事,五人连坐。或者,请一名县学一等廪膳生作保,方能入考。

  院试过关的生员(秀才),会被分配到国子监、府学、县学,这些生员是有等级的,比如廪生、增生、附生,廪生是一等,还能领政府补贴。要找他们作保,没交情是很难的,给钱也未必愿意,因为出事就要连坐,人家也有顾忌不是?

  有樊林这“交情”,贾琮、秦钟不用担心,樊知县早安排好了,一个名叫王应麟的廪生愿意作保。

  顺朝的二月县试,考五场,每场一天,一篇四书小题、一首试帖诗。

  虽说是考五场,其实只需要考一场,后面四场自愿。

  宛平乡镇、京师西城的人,密密麻麻,在城内考棚前排起长长的队伍。

  “人好多,子礼,我好紧张啊,怕考不好。”秦钟双脚发抖。

  贾琮淡定道:“怕什么,你看那老头,三十年河西,三十河东,莫欺老头穷!”

  秦钟一看后面,果然有一位七老八十的老头,头发胡子都白了,还来考,颤颤巍巍,秦钟感叹道:“唉……过不了童试,八十岁还是童生啊……”

  他们手提考篮,装着笔墨纸砚、水、饭食。

  县衙礼房已经按照人名,编制了号数,书吏唱号、衙役维持秩序,一一过关检查、搜身。

  贾琮估摸这队伍检查完,定要好长时间,他不着急,气定神闲,眼前忽然浮现出这样一幕,高中老师唾沫横飞,握紧拳头:“同学们,决定你们命运的时刻到来了,让过程更加完美,让结局不留遗憾!不苦不累,高三无味……这是你们吊打富二代的唯一机会!春风吹,战鼓擂,今年高考谁怕谁!”

  事实证明,高考之后,还是没法吊打真正的富二代。

  ……

  永昌门市集的一家街店,匡母细心打点好饼子、笔墨纸砚:“儿啊!好好考!高官厚禄,封妻荫子,给为娘挣个诰命,全靠你了。”

  “母亲放心,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匡六合上路,心中默念:“子礼兄,匡兼达来了!我们并肩作战!”

  ……

  检查完毕,进入考棚,贾琮分到了“荒”字号桌,距离茅厕不远不近,秦钟大是憋屈地分到了“天”字桌,茅厕正对面,他拿两团纸塞了鼻孔。

  宛平神童、幽燕第六子祁佳进来了,不少人纷纷打招呼,祁佳彬彬有礼地告罪,入座,目光向贾琮望来,贾琮也是宛平这儿的名人了,知县大人都赏识。祁佳和他没啥恩怨,但同为神童、一个考场的人,其他人都是对手,祁佳对自己很有信心。

  “祁神童说,雍乐十年癸酉县试,案首他志在必得。”

  “贾神童也小有名声,匡六合也是出了名的聪慧,龙争虎斗,咱们不说案首,也就争个榜上有名!”

  “肃静!”有衙役进来,考棚顿时安静,举起木板,贾琮等人望过来,题目甚是简单,一道《论语》小题:点,尔何如?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