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5章 女人经_红楼之公子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代,读者调查、市场调查的路数,雇佣写手、模仿、抄袭的商业模式,其实就已经很成熟了。

  做书商生意的人,最知道读者需要什么。

  比如明朝《西游记》从金陵世德堂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华夏各地书商纷纷模仿抄袭出各种“游记”、神魔,福建就有不少书商和写手赚得盆满钵满。

  这本质上和今天的网文模式是一样的。

  所不同的只是载体而已。

  另外,关于抄袭,可以说也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抄得好,十里桃花和郭敬明照样火。抄得不好,咱大清乾隆皇帝一二万首诗,一首都没进教科书。

  贾琮对于他的书能持续小火,是有这些预见性和一定信心的。

  其一有市场需求;其二就不得不归功于贾琮后世所看过的大量书籍了,以及书籍的形式。

  图文并茂、简洁易懂、物美价廉、实用主义都是成功要素。

  不过,和今天网文一样。火的,不一定都是好的。

  这一点,张爱玲成功地判断了:一味迎合大众的书,总是不长久的。

  所以,我们今天只记得《西游记》,却很少有人知道,《西游记》发行前后,有无数本古代抄袭“网文”曾经风靡大江南北。

  金庸也是支持这个观点并实行的人。

  所以,金庸张爱玲的书,在网上线下的阅读统计量一直居高不下。不说恒久,长久,他们确实做到了。

  贾琮明白这个道理。

  故而这次的不是粗制滥造。

  皱了皱眉头,贾琮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

  “主要还是生产力太低了,印刷技术、造纸技术、购买力,都需要动力的大改变,还有玻璃、炸药等等……”贾琮不满地想。

  他只能尽可能地利人利己了,要把一个小农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的庞大国家,一下子瓦解提升成工业国,贾琮知道,这就像练功一样,还没走几步,他立马就会被反噬而死吐血三升。

  当然一步一步地走和试探,这是可行的。

  这是实事求是,这是实践,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有时候,贾琮觉得自己很矛盾,这个时候也是。

  因为他是一个一边相信科技的力量,一边也相信传统文化包括神学玄学的人。

  想想又很简单,科技力量有目共睹,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情却也很多,比如某岛朱秀华借尸还魂,某省有转世人、再生人村,还有人被神秘人带着一夜之间踏遍数省。

  未知是多的,不能用科学强行解释,迷信科学也是一种迷信。

  更何况,红楼世界本就有仙人。

  “四夷馆的黛芙妮等人,手中好像有一些奇怪的医学仪器的,柳兄,你帮我去问一下,并把我的几本书带上。”贾琮如是吩咐柳湘莲,在沉重思考之后。

  他似乎又想到了一个可以用科学知识来实践获利并改变未来的点子。

  “嗯。”柳湘莲沉默寡言,并不问贾琮为什么只吩咐他,也不好奇,说道:“你这样下去,以后的圣眷,真的是很难说的,毕竟我与薛家很好,我倒不担心你的死活。”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贾琮学贾迎春的招牌动作,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并且念出了开头两句,又念出结尾一段的开头道:“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柳湘莲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知道所有人都不知道贾琮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这个人的变化还真是巨大。

  这时候柳湘莲不免这样想,谁会想到这个已经恶事做尽、手中沾满累累鲜血的内阁辅臣,竟然会如此真诚地说出这么和善的字句?说出去不是让人笑掉大牙么?

  “唉,人总是会变的。”柳湘莲出了铁槛寺时想到,宫中的皇帝如此,贾琮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没见过皇帝,但更没见过能把贾琮真正看透的人。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