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风声雨声读书声_红楼之公子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钟却身在曹营心在汉,神思不属,斜望旁坐的贾琮,他听得十分专心。

  秦业道:“审视题目,是写时文的第一环,你的《狗吠》,我已看过,可圈可点,故此四书不必讲了,今日单讲题目。”

  “四书熟了,破题才有了基石,好比万丈高楼起于平地。明朝洪武定下八股,至今题目已被用滥、用乱,为防止、杜绝题目重复,更有前言不搭后语的‘截搭题’。如《孟子》的‘王速出令,反其旄倪’,而今考官截作‘王速出令反’,考生若不解其意,以为是造反,那便是毁谤朝廷!不可不慎!”

  “我大顺的学政出题,观顺天府近来几科,也有此等弊病,有截作一字的、两字的……一节的、两节的。如《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不亦君子乎?’,共有三节,三节都可以截,也可以分开截。”

  这些都是最基础的,贾琮与前世所观一一印证,耳朵听着,不时眨眨眼,两颊因微笑而往上动,此情此景,多么像小学、中学的老师讲课啊,那一世儿时他也是成绩优异,倍受各科老师青睐,他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秦业眸光一直向他注视:“你有何疑问,可以讲来。”

  “是。”贾琮的心放了大半,或许是秦业性情,或许是囿于贾家门第,秦老师不那么刻板刁难,贾琮提出疑问:“老师,像截搭题,虽然出自四书,然而胡乱混淆,学生看来,早已不是圣贤的思想了……”

  秦业昨儿见识了他的聪慧,此事却不愿多谈,干咳道:“《易经》有言,穷则通,通则变,变则久。一事但凡长久,必生流弊。但是,你志在举业,这时谈论它无益,他日身登翰林,再谈不迟。”

  他不愧是三甲同进士出来的人,浸淫八股文三十多年,不仅知其中变通,而且能看清个中弊病,开宗明义,从题目上一条条缓缓说下来,很是老辣,这一堂初讲不涉及破题,而是怎么去认清题目。

  也许有人认为,四书熟了,题目还不简单?这,就是轻视考官的思维了。

  秦业所讲“王速出令反”是一例,还有什么“君夫人阳货欲”,这些题目简直乱七八糟,根本不是四书原本的意思了。比如“征商自此贱丈夫矣(孟子)”,见此题目,按字面意思,一般人会破题“以臣伐君,武王非丈夫也”。

  结果将会如何?考官会直接把卷子丢了,尧、舜、禹、文、武,那可是古人的偶像啊,这题目真正的意思不是武王伐纣,而是“开始收商税的人,是个贱丈夫”。

  说白了,明朝玩了两三百年,八股文的题目,至今早已不是四书原意,现状如此,贾琮不得不重视。

  至此贾琮对秦业生出敬服,在这时代,师生情是比父子还牢固的,要是无缘无故违反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