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9章 书坊书商、官盐私盐_红楼之公子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版诗书的相互交流上。

  尽管,以古代的普遍文盲来说,识字人口不到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书籍购买力的承担者仅限于中上层社会,一个湖州中等劳动者一年的年薪有五两左右,他是不会花费将近一半的年薪购买一本《封神演义》的。但是棉花、桑树在江南、山东、河南、直隶的广泛栽种,西洋那帮强盗的大幅度白银输入,江南的商品经济早已发达,为贾琮打进江南市场、书商起家提供了可能。

  ……

  秋风拂过,皱起运河河道的一抹清水,江都埠头人来人往的场面被衙门兵丁肃清,砖石大道上,管潮生当先走过,数十个纤夫于岸上拴了纤绳,贾琮踏上甲板,管潮生回头道:“子礼你怕没见过盐袋,这一单有三千石,三万多斤。”

  贾琮进舱,伸长脖子一看,满船的麻袋堆了一排排,陪同的盐运使衙门运同倪如纶道:“也不值多少,一两银子,可买三百二十斤盐。”

  贾琮道:“差不多六文钱一斤,十斤六十文,算下来,三万多斤也不过几百两,哪来几十万的钱?”

  倪如纶失笑:“小相公真是不谙事务,这只是过来的第一单,后面的船只能排满大运河,而且,这仅仅是淮南,算上淮北,记账的数字能写到你手酸。”

  管潮生知道贾琮在装傻充愣,进了密舱,贾琮笑着退后浏览,看那几个盐商董事、盐运使衙门的盐场大使、库大使记账交接,倪如纶亲自过目,管潮生干咳道:“倪运同,巡盐御史才是总督盐务,虽然林大人病着,这账目还得给我看看。”

  “使得,这么多年的规矩,不会乱。”倪如纶递账本给他看:“盐引商户世袭,那些就不用看了吧?”

  管潮生冷冷地道:“要看的,过关验证,怎能没有盐引,三千石,少说有三十张盐引,官督商运,哪户哪人,悉数记清,不然我如何向林大人交代?又如何分辨是私盐还是官盐?”

  贾琮只见倪如纶不悦地对盐场董事招手,那些人便递上盐引,管潮生对账计收,道:“倪运同,这些盐引已经开过数目了,这是私盐,后面的还要这样,我可担负不起。”

  “官盐是大头,私盐是杂的,管相公不愧钱粮师爷出身,按老路子办可好,还是林大人哪儿不满,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倪如纶商量地提高语气,“照你这样算,两淮的私盐,几兆兆石。”

  贾琮再看那些盐场董事、盐运使衙门大使,冷面冷眼的,分明对管潮生不满,冯董事道:“我家老爷是巡抚老爷的乡谊,若要论,臬司下的前分巡道、分守道,藩司下的参政、参议,和本州商家老爷都不无关系,管相公不是第一次记这个了,怎还不娴熟?”

  倪如纶眼睛泛出幽光,管潮生笑了笑,放下毛笔,账目收进袖中,“我知道,这就告辞了。我和贾小相公想巡视一下盐场,能行个方便么?”

  那冯董事脸色好看了些,张了张嘴,道:“这倒是可以,甘泉那边有个分司,等这些都审完了,我带你们过去。”

  在他们目光各异的注视下,两人最终走出甲板上岸,管潮生道:“你看到了吗?官督商运,实际是官商勾结。”

  贾琮道:“势力盘根错节,就算林御史想动手,也不能了。”

  等官船一过,两人又见一条船过来抛锚,走出一位顶盔贯甲的武将,狮子补服,贾琮皱眉一想,猜测道:“看样子是镇江副总兵,他过来做什么?”

  管潮生也是不解,摇了摇头。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