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章 妙玉出场_红楼之公子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记也。”

  诸位八股大佬十分明白,破题就开宗明义,破得很好,“圣训”破“雅言”,“楚大夫”破“叶公”,以此可知这位考生熟知春秋历史,历史功底是不错的。

  徐有贞念到后二比:“夫雅言传于东国,获麟绝笔之后,自成文学之宗。而叶公来自南方,攘羊证父之读,曾受圣人之教。”

  读到末尾:“然而,夫子又不能无言而已矣!”

  而已矣!

  徐有贞嘴角的阴笑快速飞逝,恭敬道:“主考大人,我看来此篇可定解元,钱大人荐得好。依他那一房,此篇属顺天府,也是主考大人、府尹大人教化有功。”

  于成龙犹豫道:“这名考生的五经题、策论审完,再定不迟。”

  副主考徐有贞、同考钱西红等不反驳,等于成龙看完这名考生的春秋题、策论,倒也中规中矩,不过首场着实出色。

  数日后,落榜的有百分之六十,顺天府乡试名额,皇帝钦定为六百多,差不多二十取一。

  所有考官,几乎都不知道考生名字,而定了上榜名次,这一天要当堂唱号。

  十六位考官汇聚一堂。

  乡试龙虎榜分为正榜、副榜,先写正榜,正榜写前六名,从第六名写起。

  几个书吏在主座之下,蹲在条案之后,一个书吏以朱卷对照墨卷,拆开糊名,一个书吏写榜,念完第六名亚魁,书吏又念:“第五名春秋经魁,顺天府宛平县,王应麟!”

  “今科顺天府人才济济,前五名就有钱大人引荐上来两位。”

  “恭喜!恭喜!”

  房官、书吏们纷纷把红蜡烛端到钱西红桌子上,钱西红笑得合不拢嘴。

  于成龙、徐有贞对于大堂轰闹,也是一笑,这是规制惯例,乡试必有五经魁,选中经魁的房官,不仅有面子,也是那位经魁的座师,此后,钱西红成为王应麟的座师了。

  书吏念到第一名:“解元,顺天府良乡县,魏无知!”

  而后鼓乐手、司仪簇拥着,一窝蜂似的去顺天府衙门张榜。

  此时,于成龙才皱眉问道:“那位大顺第一神童贾琮,怎么榜上无名呢?”

  钱西红老脸微笑,眼珠一转:“大人,贾琮的朱卷,也是卑职批阅的,犯了佛教、用词不当的忌讳,取为落卷,不会出岔子的。”

  “嗯……”因为钱西红连连取中前五名的两人,可谓慧眼识英雄,于成龙便不想再看落卷了,道:“磨练磨练也好,少年人棱角太过。”

  徐有贞笑而不语,魏无知如果明年会试再中,他就是魏无知该感激的第一恩人,此等潜规则,魏无知哪有不好心报答的。

  ……

  贾琮乡试考完回家报信、请安一遍,情景也过于平淡,贾母都是不见,叫鸳鸯在门外回一声“知道了”。

  东路贾赦那边则是意兴阑珊的,不过吩咐他等待放榜,倒是二叔贾政,显得比贾赦更上心,请安时勉励了几句,还隐约提及今年全国官员考课,凡是和王子腾有瓜葛的,基本没事。

  荣国府的人,也不能说完全坏到了骨子里,贾琮读红楼的印象中,贾政是贾府男性主人里,唯一一个多次预示到家族危机的人,却是有心无力、志大才疏。千金小姐、奶奶们,贾元春、秦可卿、王熙凤、贾探春等,对于家族现状,都是心里明亮的。

  传报了同年宴会之事,贾赦没有不可的,贾琮便带孙福、龙傲天于西便门外下马,与王应麟、匡六合同进牟尼院。

  寺院较为荒凉,香客稀少,回想就在这条街道同秦钟一起去宛平、固安,也是在这里第一次与匡六合见面,两人说起,才是这两年的事情,却宛若梦幻,人生之际遇缘合,奇妙如斯。

  三开间的残柱支撑起大殿,贾琮才步入外门,三人忽见一进墙边红梅树下,一名十七八岁的水田衣女子,执锄挖坑,埋下四五个鬼脸青的瓷坛,女子身姿绰约,侧脸雪肤。身在佛家寺院,穿有道家风韵的水田衣,本就很怪异了。

  贾琮回首,发现王应麟、匡六合都瞧得呆滞了。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