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8章 中央党校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这么多重臣、相公来上课,你再把儒生们拆开,让他们自己选课.....”

  有点太委屈他们了吧?

  这才是范仲淹犯难的地方。

  要来观澜客讲的那些朝臣,哪一个不是“相公”一级的名臣大儒。

  这也就是放在了北宋,大能贤士太多,这要是随便拎出一个搁在别的时代,可都是肱骨重臣那个级别的,是皇帝可以托孤那个水平的存在。

  你让他们来讲课,完了还让儒生们挑?万一哪一项不被儒生重视,上课之时小猫两三只,那不就是让人家来丢人的吗?

  “观澜本来就只有百多儒生,若在拆开......”

  下面的话范仲淹没说,那一人还能分到几个?

  ......

  老师的担心也不是没道理,唐奕略一沉吟,抬头看向老师。

  “老师想没想过向陛下觐一言?”

  范仲淹一怔,“觐什么言?”

  “儒生是太少了,可是,朝廷赋闲待任、新晋登科的进士可是有不少啊!”

  “......!”

  范仲淹一愣,随即眼睛越瞪越大,“你什么意思?”

  “嘿嘿。”

  唐奕憨然一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来听听课,学点专业知识也是好的嘛。”

  ......

  范仲淹虽然早就知道唐奕秉性,时不时就放出点你接受不了的,但是,还是被他惊到了。

  这小子是真敢想啊?

  给儒生上课,和给有官身的进士上课,那能一样儿吗?

  这就好比后世的清华、北大,再牛叉也只是个培养人才的基地而已,和“中央党校”,能比吗?

  不说一下提升了好几个重量级,性质也变了啊!

  而且,大宋培养后备人才的地方也不是没有,之前说的集贤院、昭文馆、翰林院这三大馆阁,就是干这个的。

  要是范仲淹向赵祯觐言,让补官新仕来观澜听课,那就等于把三大馆阁给架空了。

  这可不是一句话就了事的事情,这相当于改制,观澜一下从大宋第一书院,很可能直接跳到大宋第一庞大的官属机构的层面。

  “大郎可知道,这可不是你我师徒在此说说就能定下来的大事。”

  别说他这个退下来的官员,就算是赵祯都说了不算。

  唐奕没想那么多,只要有利于现状的,他就敢说敢做,嘿嘿一笑,“所以说,和陛下商量嘛。”

  “不考虑其影响的情况下,老师只要细一思量就能知道这其中的好处吧?”

  说白了,唐奕就是想让这些有经验的朝臣,把经验传授与分享出去,让新晋官员在上任之前就能少走一点弯路。

  若是形成常态,把这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