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2章 阶级分化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老斛’同志的精准补刀,让我连着四天“睁眼有万赏”

  所以,对于你没事就在群里秀恩爱的卑劣行径,我决定忍了!

  并且好好学习一番,争取虐死那帮放单儿的!

  ——————————

  程家兄弟,特别是程颐,虽刻薄、傲慢,但对做学问和世间万物的求索之心还是极为勤勉的。

  要不然,也不会未满二十岁,就吃透了儒家典籍,并开始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悟揉和到儒学之中,妄图开宗立派了。

  这是天生做学问的人。

  所以程颐喜欢用审视的眼光看待世间的人或事,习惯用所学之才来解读万物。

  幸运的是,程颐至今没有碰到太困扰他的问题,更没有碰到,儒学大典所说不通的道理,这更加坚定了他对所学所思的信心。

  然而,昨天的一幕,彻底撕裂了程颐的价值观。

  他发现,唐子浩的所做所为,是他无法理解的。

  平时的唐奕虽然也狂也傲,但最起码他做的事情还能保持基本的体面,甚至为人师的威仪。

  但是昨天,他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在观澜这个文教圣地的门前,为了几个贱身军汉,完全褪去了一个文人的外衣,甚至如泼皮无赖一般,殴打儒生,转脸更是不顾形象的嚎啕大哭。

  为什么?

  以唐子浩的学问,以他的地位,以文人看的比命还重要的“体面”,他为什么会有这般举动?

  饿死是小,失节是大啊!

  难道他这么多年跟着范师父、尹师父学来的东西,都学狗肚子去了?

  但也不对啊?唐奕最后哭的那般伤心,就连他这个“受害者”都为之动容。

  程颐想了一夜,也没想通。

  最后,本着求知的美德,程老二宁可冒着再挨一顿揍的风险,也要来问个明白。

  “学生想问教谕,为何只为几个军汉却要抛弃名节,不顾风骨?”

  唐奕看着程颐没有说话。

  事实上,当程颐这么问出来的时候,他就猛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阶级!

  从古至今,无所不在的阶级!

  即使自隋开创科举,给了平民上升的通道;

  即使唐灭七姓十家,门阀世家不在专独;

  即使是最开明的大宋

  阶级也依旧存在。

  它不但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同样也把各个阶级之间分化、隔绝。

  各个阶级之间,几乎是不互通的,甚至有着自己的生态环境。

  程颐并不是真的刻薄到人情泯灭的地步,他只是活在他自己的那个上层阶级,对百性、军伍之间的情感根本半点都不懂。

  说白了,就是不懂事儿。

  且程颐也不是个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